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赵嘉陵“嘶”
一声,任务都来了,那研究水泥的,必须得弄出成果来了。
她问道:“是谁在研究?”
杜温玉道:“一个来自剑南道眉州的学生,名唤归鸿景。
她非衣冠户,家中从事瓷器烧炼。”
能识文断字的孩子,大约家中大人都是希望她能有出息的,但归鸿景的兴致显然不在举业上。
在得知明德书院选人的时候,她就到州衙自荐了。
谢兰藻道:“只她一人么?”
杜温玉摇头说:“还有高驸马、万年县主,以及工部、将作监那边的官员和匠人们。”
她回忆了一下归鸿景送来的报告书,上头写了“石灰岩矿”
“黏土”
“废铁渣”
等,这些可不是明德书院能提供的,想研究的话怎么都得和工部那边联合。
赵嘉陵若有所思,她笑了一声道:“不必拦着她们,必要的时候可以大开方便之门。”
之前系统结算的奖励中,有一项跟冶炼有关的。
她隐约记得重新建造的作坊,已经开始改进窑体并且使用煤炭作为燃料了,连鼓风都进行了升级。
具体怎么做她不知道,但新锻造出来的剑已充分展示匠人们学会了智慧的结晶。
谢兰藻道:“臣记得书上写了水泥铺设道路,干涸后颇为坚硬。
长安大道风沙扬起,一到落雨天颇为泥泞。
如果能够研究出来水泥,那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想要推行——”
她顿了顿,望着赵嘉陵,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嘉陵领悟,说来说去就是钱的问题。
在研究阶段,她可以自己掏钱,但真要铺设大道,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非动到国库钱不可。
赵嘉陵登基后都是丰年,年成还算好,然而各项支出也不少,经不起一味地砸钱消耗。
到时候户部尚书又得黑着脸上朝了。
这钱的是无非是开源节流,可赋税不能增加,节流就只能削减吃穿用度了,削谁的呢?赵嘉陵跟前代的皇帝比已经算得上节俭了,她既不注重祥瑞排场,也不大兴土木建赏玩的殿宇,那就只能削百官的俸禄了。
但不久前才督促到年龄的官员退休吗?这时候动俸禄食料,等同于自抽巴掌。
而且利益相关的事,就算真有几个大义凛然愿意为天下百姓吃糠菜,但绝大多数人没这个气概,人活着得吃饭,不是吸口气就能活的神仙。
干活磨蹭低效就算了,就怕直接朝着百姓伸手。
薄俸养出来的是巨贪。
心思一转,赵嘉陵就想叹气了。
不过她还是乐观豁达的,摆了摆手:“等水泥研究出来计算了成本再说吧。”
她也不想担“刻薄寡恩”
的名号。
视线落在谢兰藻的身上,赵嘉陵的心声又冒出来了。
【朕的宰相一脸云淡风轻,八成有好主意。
】
杜温玉忍不住往谢兰藻的身上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