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果都换成游戏方式训练,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不言而喻。”
常诚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是比赛,比赛会分出胜负,胜者会努力保持胜果,负者会努力超过胜者。
如果把控的好,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训练里的游戏环节也一样,只要是游戏就有胜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们训练的热忱。
把控好了,训练质量自然提高。
比如初入门的带球训练,只设奖不设罚,采取小组形式,一组四人,第一的三分,第二的二分,第三一分,最后一名不得分,一周结算一次,决出最后的冠军。
这样每个队员都有机会赶超前面的,在奖励机制下他们训练的效果比正常训练的效果高还是低?”
“这样的话,估计没有人不愿意训练了。
训练积极性是正常训练不可比的。”
黄竞插了一句。
“这个在教育心理学里有提及,但现实中都不太重视心理学,很多都是师傅徒弟的教学方式,有好处,也有很大的弊端。”
常诚想起周朝阳。
“有道理。”
付彬点点头。
“你既然说到带球训练,我有个问题,为什么还要在他们带球训练的时候还要抬头看卡片认字?让他们专心把带球训练好,脚底熟练了,自然可以抬头观察周围了。”
黄竞再问,那架势是准备把积累的问题一股脑的都吐出来。
“听说你之前获得过助攻王?”
“对。”
“你怎么拿的助攻王呢?”
“那时候我们球队配合默契,我看都不用看,就知道他们往哪里跑,传过去就有了。”
“这说明你们球队的默契度极高,如果把你换到一个陌生的球队呢?”
“这个。”
黄竞似乎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他原来球队的几个传球好手转去其他队竞技水平都有所下降,达不到原来的水平。
“你记得上个礼拜六和外队交流时,我们互相换队员比赛吗?张成渝换到对手队里表现如何?”
常诚一番话勾起黄竞的回忆。
上周六张成渝不情不愿的被换到对手队里,和自己队打对抗赛。
比赛一开始,张成渝还没得到新队友的认可,毕竟没有默契。
可五分钟过去了,张成渝拿球渐渐多了,只要他拿球,总能准确的看到队友并把球传了出去。
似乎在这支球队很长时间了。
黄竞回过神来:“当时我还在想这孩子是不是一个天才。
原来是他能自己观察队友的位置。”
“低头带球习惯了,再想抬头可就麻烦了;一开始抬头带球,虽然熟练时间要久一点,但后面的好处是无穷的,看看中国队,带球时做的什么,接球前做过什么;再看看小日本,看看小日本带球在做什么,接球前做什么,这就是差距,而且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虽然讨厌他们,但他们青训的思维和水平是值得借鉴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