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看到主考官出题是偏向于务实的,那么答题方向就往政治正确上面靠,各种大道理拉满。
力求在一众雷同的标准答案中,显得与众不同。
如果主考官出题是偏向于大道理的,那么去虚就实,写点扎实有实际意义的内容,反正不能泯然于众人。
当然,这种玩法风险非常高,因为主考官出题风格,往往就意味着他本人的文风喜好。
你偏偏来个逆其道而行之,不是恶心主考官吗?
所以在搞这种玩法之前,必须得摸清楚主考官的性格与文风喜好。
这就是为什么,沈忆宸在跟成国公隔阂如此之深的情况下,会选择来到京师赶考,并且寻求对方帮助引荐。
周叙就是个标准的士大夫文人,醉心于学究,对于做官什么的反倒不感兴趣。
否则以他永乐十六年会试第二,殿试二甲第一的成绩,现在进入内阁都不意外,怎么可能还在翰林院当个区区六品侍讲?
沈忆宸这种符合儒家标准中庸之道的文章,绝对能对得上周叙的胃口。
首题写完,除了特地挑选出一道五经题展示才华,沈忆宸在其他考题上,就没有花费如此多的精力去搞什么与众不同了。
因为乡试虽然要连考三场,但事实上每场都只考一天,分别为八月初九、八月十二、八月十五。
每场结束之后,中间有着三天的休息时间。
所以这七道考题,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并且还有一道五言八韵诗要写。
如若写到黄昏还未答完,那么会发给考生三只蜡烛,烛灭后即扶出场外。
沈忆宸没有这么多的精力,把每一道考题都写到精彩绝伦,只能挑选出四书五经各一首题,来展示自己学问的最高水平,这也是古代乡试科举的标准做法。
只不过在刨除了个人思维发挥之后,沈忆宸突然发现,按照标准答案写八股文,以自己的记忆力水平写作速度实在太快了。
仅仅午后,别的士子还在准备下半场鏖战,自己就已经把七篇文章尽数写完,只剩下最后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
相比较之前的童子试,乡试试帖诗要求要高了一些,韵脚从六韵,提升到了八韵。
不过取重比例依然没变,只要不是胡写乱写,好好押中韵脚,内容什么的并不太重要。
考虑到马上就要写完,沈忆宸就连中午吃食都懒得做了,干脆趁热打铁誊抄完毕,想着提前交卷出去吃顿好的岂不美哉?
他的这种表现,在监考兵丁眼中,却暗暗摇了摇头。
别的士子都张弛有度,中午懂得吃好休息一下,这样下午才有精力再战。
眼前这名考生,一直匆匆忙忙的在写,看来是学识不佳害怕交卷也写不完,只能抓紧每一分时间了。
誊抄完毕,沈忆宸吹干正卷试纸上的墨迹,免得等下叠在一起晕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