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455进军路线(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镇南军在洪州附近(今南昌附近),看似重要腹地,实则如果秦国真打过来,都不会多看一眼,国家在那囤积大军,完全没有必要,浪费粮饷。

反而是北面江州(今九江市),湖口一带才是关键,那里的奉化军应该加强,如果他这里的南都(武昌)军团作为第一防线被突破,那九江,湖口必成第二防线。

可惜他的所有上疏都如石沉大海,毫无反应,之后还收到陈公的秘信,说让他不要在上疏,国主对此已经厌烦了,对他不好。

从那之后,他便不再上疏,只能不断加强自己的武昌守备。

而南面新上任的镇南军节度使朱令赟据说是国主钦定的大将,不过见面之后他却觉得是个怂包,和其关系也不太好。

或者说与同僚以及朝中官员,除去陈公,以及徐公之外,就没有谁和他关系很好的。

徐公(徐铉)是他一一个看得起的文人,在和朝中那些软骨头不同,虽然都是读书人,但徐公格外有骨气,见面不多,可他映象很好。

林仁肇不管将士们的抱怨,又在下午重新制定了计划,加强了南都武昌附近江防部署,虽然沿江其它同僚大多散漫不当回事,可他却一刻都不敢放松。

“主力走唐州,襄州(襄阳),荆南(今荆州市),沿江陵动进,进攻南都武昌。”

枢密院中,魏仁浦提出自己的建议。

年关将至,战争准备已经进行一年,枢密院里摆着暖和的炭火,门窗都留了缝隙,一圈人正一面烤火,一面围坐着商议光于进攻南唐的进兵路线。

如今打南唐,可谓敌我最悬殊的一次战争,南唐的实力完全没法和秦国相提并论。

所以这次打仗,史皇帝定下了目标,不只是能打过去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还是少杀人,少破坏南唐的经济基础,不让百姓受苦。

基于这样的要求,枢密院提出两点。

一、沿江进攻,不向南纵深展开开兵力,主力军队打沿江重镇。

二、各路军队直取其首都江宁城,打下江宁其它地方自然就臣服投降。

(既金陵,南唐改为江宁,但北方人大多数时候依旧习惯叫金陵)

三、战争如果不顺利,就改为消耗战,不发动强攻,大军不就地就粮(就地抢粮)。

史从云十分同意,第一点从战略上来讲,如果拿下江边重镇,那南唐基本也就亡国了,而南唐几个重要军镇,武昌朕,镇南军,奉化军,镇海军,江阴军,基本都是沿着长江部署的,不向南打,能加快战争速度,又能避免战争的大规模破坏。

第二点则最为重要,直取金陵,其它不管,这样能把对南唐全国的破坏降到最低,而南唐战斗意志也不强,如今他们已经三面被大秦国土包围,成了小的国中之国,只要金陵陷落,其它地方绝大多数也就投降了。

第三点则是基于两国国力来说,根据卢多逊和武德司间谍的秘密回报,南唐国人口大致在五百万左右,这和如今地大物博,人口两千万左右的秦国来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即便不能迅速取胜,耗也能耗死他们。

闾丘仲卿就提过,据他的推算,就算情况最坏,秦军渡江都不成功,也之需要常年袭扰,让南唐国在长江沿线保持三十万军队,那也只需十年,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后勤补给就会让他们的国家完全撑不住而崩溃。

当然,那是下策,史皇帝等不了十年,他也不想要一个饿殍遍野,人口锐减的江南。

他想要的江南是物产丰富,鱼米之乡,人丁兴旺,美女很多的江南。

正当史皇帝踌躇满志,用手划过襄州,荆南,江陵等沿江城市时,手一下停住了,停在南唐国的西大门武昌上。

他皱眉,因为南唐西面的守门人是南都留守林仁肇

林仁肇可是老朋友了,十几年前的淮南之战的老朋友,他的悍勇和胆色至今还让包括史皇帝在内的很多后周老将记忆犹新。

魏仁浦,闾丘仲卿,范质等人见他皱眉,也很快猜到了原因在哪。

林仁肇守着武昌,主力进军的第一道大门,多少会让人有些不安。

“这是个变数,如果有办法的话最好想想。”

史皇帝下了定论。

“遵命,官家,我们和武德司那边沟通沟通,看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能不能想想什么法子。”

闾丘仲卿拱手。

史从云点头:“别的都行,最好把这个换了,让卢多逊那边也运作运作,先摸清楚林仁肇在南唐国的处境,他在那实在不让人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冷宫公主苟成武道至尊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漫威:圣斗士之父退婚后她成了真祖宗我真不是全服第一回到2002当医生木叶之忍者人生我能看到准确率男配滚远点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团宠王妃躺赢当咸鱼惊悚降临:这个大哥有亿点猛!我有百倍经验一世独尊旧金山往事大国名厨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大明皇妃(共3册)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原始部落种田崛起南宋游记乡村教师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修真强少在校园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