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纳木儿”
、“兀不勒”
。
这种纪年法,简单方便。
哪怕再没文化的牧民,也一目了然。
可是,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依然不知道应该在哪一天庆祝他们的新年。
入主中原之后的蒙古人,首先接受了中原的历法,以此实行十二兽名的纪年。
又在这基础上,推行五色阴阳、干支与十二兽名相配的纪年法。
结果便是让更多的蒙古人,彻底分不清年月。
蒙古是个极为坚守自己传承的族群。
对于任何外来的文化,都怀着极大的敌意。
哪怕要吸收,也是抱着排斥的态度。
面对延续了数千年的汉家文明,蒙元如同面对一只洪荒巨兽,既想吸其血、得其庇佑,又在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这只巨兽随时的反噬。
一如已经被吞得皮骨不存的鲜卑、契丹与女真。
但是,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不是依靠倔强便可以抵挡得住。
大元王朝,想成为睥睨天下的帝国,就必须让步于更先进的文明。
至元十三年,在许衡与王恂的配合下,郭守敬开始受令制定新的历法。
五年间,于东西六千余里、南北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国土内,郭守敬建立了二十七所站点,进行“四海测验”
。
在收集了详实的数据后,于十年前的春天,完成新历法的制定。
这是属于元朝自己的历法,忽必烈将其命名为“授时历”
,并推行于天下。
于是,元朝开始有了自己确定的新年。
大明殿内,忽必烈与他的皇后南必,已经入座于御榻之上。
两人的目光,都看向殿中的七宝灯漏。
此漏高一丈七尺,以黄金为架,饰以真珠,内为机械。
漏中有十二个小木偶人,代表十二神,各执相属时片。
时辰一到,便有相对应的木偶人打开小门出现在灯外板上,以报其时。
灯漏下层四角,又各立一小人,分执钟、鼓、钲、铙。
一刻鸣钟,二刻敲鼓,三刻响钲,四刻鸣铙。
这座极具想象力与创造性的灯漏,天下仅此一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