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藻并不怎么相信,她确实已是太后,但未必再无所求。
倘若只要居太后之位,便别无所求,她又何必与谢相一同谋废昌邑王?昌邑王在位,她也是太后。
更使刘藻心惊之处,则是太后与她分居二宫,但未央宫中发生之事,不过一个上午,太后在长乐宫便一清二楚。
傀儡 大汉的规矩,大朝仅在每月朔、望日举行一回。
大臣们出入宫门需有“门籍”
,门籍上载有姓名貌状。
无门籍者不可擅入宫门。
景帝朝时,魏其侯窦婴惹恼了窦太后,窦太后下令除其门籍,便是不许他再入宫来。
大朝之外,大臣们各自办公,遇有事要奏,也可入禁苑奏事。
武帝勤勉,当政之时,宫中朝臣往来,奏议不断;至如汉初时的惠帝,朝政落于其母吕后之手,大臣们数月都未必能见惠帝一面。
刘藻想好了要勤勉,但她发觉,皇帝要勤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宦官将竹简奉上书案,刘藻低头打量了两眼,竹简带了些黄色,显然已放置许久,并非新鲜的奏报。
刘藻翻了几卷,才知皆是诸子百家之著作,并非朝政案牍。
她愣了一下,问道:“这些竹简,可是御史大夫给的?”
汉承秦制,用的也是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是当年李斯为秦始皇制定的。
三公是指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太尉掌兵事,武帝时,改太尉为大司马,多由大将军兼任。
丞相掌政务,统领百官。
御史大夫则执掌群臣奏议,监察百官,下达君王诏令。
刘藻要看百官奏章,自是向御史大夫讨要。
然而得来的,却是些古籍,与朝政毫无干系。
派去讨要文牍的宦官回道:“皆是御史大夫给的。”
刘藻默然,她想过大臣们兴许会以陈旧案牍搪塞。
她对朝政一窍不通,便是陈旧案牍,也能学到许多,只要拿到,就好了,却没想到,御史大夫竟会直接拒绝。
御史大夫杨敞,便是昌邑王退位那日,见了青鱼佩痛哭武帝的老者。
当日他是帝师 刘藻派遣一人,去大臣们处询问“听闻诸卿正为天子择师,可已定下何人能为吾师”
。
这回去人回来颇快,喜气洋洋道:“帝师已有人选,乃是雒阳桓匡。”
“雒阳桓匡?”
刘藻从未听闻此人之名,但她自以见识浅薄,并不因未闻其名,便小看此人,而是笑问:“此人有何贤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