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李世民说道,未来他们依然会这样听下去,也就意味着,他们迟早能够获得一切消息。
故而,他们的注意力也就没有多余的放在其他人的身上,而是继续等待着卢策的讲述。
他们也想要知道,在自己的这种时间里,对方会给出怎么样的一种回答和解释?【事实上,这个时代的大唐,依然没有能够解决粮食缺口的问题,或者说,本来因为某些粮食产量的局限,从而导致了人口的局限性。
】【就比如说,从夏商周开始的时代里,主要粮食还是黍、稷,掺杂有小麦和稻谷、高粱,但是小麦的大范围种植,则还要等到汉末三国时期。
】【黍、稷等谷物产量本来就低,所以才会有“百亩之地,勿夺其时,三口之家可以无忧矣”
的说法,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产量低的关系。
】【到了三国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冬小麦的引入,以及农业文化的发展,类似于《齐民要术》这种农业书籍的发展,很多粮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然了,这其实都不是关键,毕竟北方全部种下冬小麦的时间很长,得等到隋唐时期才行,到了那个时候,北方的粮食作物才稳定下来,田地都被开辟,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植物。
】【这个时候,又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增长难点,因为土地种植多年肥力不足,隋唐时期的北方地力和小麦的产出,对比与南方其实是下降的。
】【不过这个时候,唐朝对于南方的开拓也算是有了成果,出现了亩产150斤的水稻,这当然还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开始!
】【到了两宋时期,他们对于云梦泽和各种南方土地的开拓,让这里的亩产更高,而且耕地更多,甚至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江南一地熟则天下不挨饿的传闻,这就是南方水稻的力量。
】【到了更后来,明清时期就更是这样了,随着双季稻和稻麦两熟轮作制度的出现,农业科技是这个时代的巅峰,更是有了“湖广熟,天下足”
的说法,此时的南北亩产分别为150斤和300斤。
】卢策很贴心的把各个时代的亩产贴了出来,让人能够很清晰的看清楚这些写的东西,而后也才缓缓地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故而,我觉得想要在唐朝时期吃饱饭,所谓的出海找土豆都是空谈,不如直接向南,去开发你们眼中的不毛之地。
】【这些土地一旦开发出来,则南方之地能够养育更多的人,也能让北方的苦寒地界粮食被平复下来,从而完成让百姓吃饱的伟业。
】【当然了,这依然需要朝廷的群策群力,所以最为简单的办法,除了开新田、向南开拓以及其他的事情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更替稻种!
】【中原的水稻是旱稻,而且一般都只能种植一季,但是南方,继续往南,前往古代的占城地区,那里有着一种名为“占城稻”
的特殊水稻,这种水稻在南方地区可以轻易的两熟甚至三熟,有的可以达到四熟的程度。
】【虽然说水稻在没有培养的情况下,口感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古代的环境中,老百姓奢求的,可不是这些,他们很多时候,都只是渴望活着而已!
】【故而,我给出的答案是,向南方去吧,那里虽然有毒虫猛兽,也有一些特殊的水土,但是那里还有着能够养活一国的特殊植物!
】卢策列出了地图,上面的东西,让所有人为之神往:【南方的世界里,这样的植物还不止一个,而且这里气候炎热潮湿,本来就是天然的水稻种植地,一年能产四季的水稻,产量几乎是关中平原的八倍还多,这不就是公元六世纪,大唐的答案吗?】:()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