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们此刻清楚地意识到,韩骥早已是边沙铁与血锤打出来的镇西大将,真正的武定侯爷。
因此韩骥扫视人群的时候,不少人都难以抗拒地低下了头,并不全是心虚,而是那目光带着西北头狼的震慑,威压重于泰山,令人难以承受。
韩骥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当年抗董最硬的一批骨头要么已经死于逆贼刀下,要么被流放远疆,剩下还活着的差不多都在这了,如果有人串董通魏,几乎可以肯定就在乾清殿前的这一群人里。
冯郢中也有些心沉,但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计较清楚的,便道:“眼下最要紧的是遗诏,文大人所言不错,圣旨难矫,还是先鉴定妥当。
只是礼部无人,圣旨规制繁苛,得请各位同僚共同议定,补充细节,恐怕得花上一些时间了。”
韩骥微微一笑:“冯大人严谨,但应该用不了太久。”
他望向风雨中的宫门,“能鉴圣旨的人,也快到了。”
宫门下,逐渐现出一把灰扑扑的油纸伞,与红墙金瓦格格不入。
粗麻布衣的老人被裴肃扶着,缓步走上雕龙刻凤的大理石宫道。
“恭迎太傅回京!”
路两旁的燕西将士单膝跪地,掷地有声。
他们虽是武将,也久闻太傅之名,董丞亦是,但如何拷打他也不低头效力。
这一跪,是这些武夫汉子真情实意对这位花甲老人的敬意。
郑辛楣抬头望向铅灰天穹下庄严辉煌如旧的乾清殿——七年未回来了,不曾想有生之年还能踏足与先帝和太子谈政论治的地方。
“楣公!”
冯郢中一看见郑辛楣就急急下台阶去,雨淋在身上全然未觉,向前张着枯瘦的双臂,热泪从眼眶中滚落,“楣公,楣公啊!”
跟在郑辛楣另一侧的白驹连忙给冯郢中撑伞,但他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两位鞠躬尽瘁的老人一个远流西北、一个囚于阴牢,妻离子散、身摧疾扰而不改志,像两棵枝干已空的老树,仅凭一层皲裂树皮顽强地支撑着,相隔七年,终于又相见了。
冯郢中激动地抓着郑辛楣的手,哽咽难言:“有一封先帝的遗诏,传位给小皇子的,先帝留了遗诏啊!
延静派人来告诉我我都不敢信,你来看看、你看看……”
郑辛楣点着头,拍着冯郢中的手:“我知道,他来的路上都跟我说了,郢中,来,来。”
秦王这时已带着文元修迎下来,韩骥跟在秦王另一侧。
裴肃弯腰对郑辛楣道:“外公,这是秦王殿下。”
郑辛楣要拜,被秦王托着手拦下,笑道:“太傅真是折煞小王了,从前在西北没什么好先生,修身习文全靠太傅著述,该孤以先生礼敬太傅才是。”
秦王长袖善舞,刚才殿前的剑拔弩张好像全不存在似的,头回见郑辛楣也不冷场,将他请到殿中将情形说了一番,对冯郢中等人也依旧客客气气。
郑辛楣要了放大细节的晶石镜,细细查看那卷已经泛旧的遗诏。
郑辛楣每查一处,规制如何、此诏如何、有无差异都说给众人,裴肃跟在他身旁仔细记录。
查探遗诏时,韩骥看了眼殿外渐大的雨,给了白驹个眼色,白驹立马凑上来:“大帅,怎么了?”
“你回一趟大营,送他回去,雨大了。”
“送他回去?”
白驹茫然地看着他,“咱们的人都出来了,送谁回哪?”
韩骥差点没忍住揍他,想着这是乾清殿才压下火:“雷鸣云送谁走的你就送谁回去,回侯府!
现在就去!”
燕西大营静悄悄的,只有雨落在幕帐和草叶上的沙沙声。
软底布鞋踩在湿泥地上的动静轻的像落下一片羽毛,顾谙睁开了眼睛。
杳娘的面容映入眼帘,她撑着一把竹骨伞站在顾谙面前。
杳娘其实很美,不像中原女子温雅俊俏,而是独有一种边疆女子的风情,像山间的一朵风铃花,如何娇艳也掩不住骨子里的一点野性。
顾谙牵了牵嘴角,露出个算不上笑的笑容,靠着韩骥锁他的木桩坐直了身子。
“你看见我,好像不惊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