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另一个写着“故内室刘门王氏细姑”
。
真正的王细姑已死,这场丧礼,细姑决议按着夫妻两人的规模来办。
旁人问起,细姑也有话回他:“不是我舍得花钱,实在是我跟洪哥也没个后人。
他死了,还有我给他料理后事,我死了呢?谁来管我?不趁着现在一起办了,到时候死了没人哭丧,去地底下都没人坟住!”
说来这个王细姑也是个可怜人,爹娘死的早,打小跟着哥哥嫂子长大,长到十三岁被四处贩货为生的刘洪以六两聘礼带了回来。
就这样王细姑还是念着她哥哥嫂子的好,毕竟这个时代被亲爹娘卖到花船窑子的多了去了,哥嫂能把她养大好好嫁人,已经是难得的厚道人,六两银子就当是报答哥嫂的养育之恩。
这一些王细姑本人想得很开。
跟着刘洪,王细姑的日子也不难过,公婆死的早,只有刘洪一个独子,虽说比王细姑大了十三岁,但刘洪人不坏,王细姑跟着他没挨过一顿饿、没受过一天冻。
王细姑十五岁及笄,十六岁跟着刘洪去公婆坟上磕头,与他做了真夫妻。
婚后刘洪还是四处贩货赚钱养家,王细姑就守着家里,日子过得简单也省心。
只是一样不好——夫妻二人成亲十年也没个孩子,前两年刘洪找了个寡妇,出钱养着她一家老小,约定好只要寡妇生了,不论男女都抱回来给王细姑养着,这王细姑是知情的,也是愿意的。
可惜外面的寡妇也没能生个一男半女,王细姑又觉得自己不中用,又怨刘洪是个没福气的。
穿越来顶了她肉身的王畅却看得明白——八成是这刘洪不行。
只是斯人已逝,多的也没处说去了。
棺材前摆了一碗生米,一碗白水煮的五花肉,一碟生豆子,那是供给死者的吃食。
一盏油灯通天彻夜的亮着,为亡魂引路。
细姑就跪坐在棺材旁草垫子上,一张一张地往火盆里烧麻黄色的纸钱,火光映着她平板无波的面孔。
这样场景她似曾相识,未来千百年里这片土地上的人也还是用着相似的法子祭奠死去的亲人。
院子里陆陆续续忙碌起来,有烧水泡茶待客的,有支锅备菜准备席面的,还有专门扮成孝子贤孙来哭丧的。
四婶也带回了几个肉馒头,细姑啃着肉馒头看见治丧的陶主事带着几个人在门口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不一会儿,唱经的道士跟和尚也来了
道士三个,和尚也是三个。
先是道士在棺材前做法,道士累了就换成和尚唱经。
咪咪嘛嘛哄的唱经声音混着请来的孝子贤孙悲戚的哭声,细姑木这一张脸,一滴眼泪也没掉,只有手里的纸钱烧得尤其快,当纸钱快烧完时,细姑转头去喊四婶:“婶子!
再去给我拿捆纸钱来!”
四婶抱来纸钱,道:“这是最后两捆了,怎么烧得这样快?堆得半人高的纸钱都烧完了!”
细姑没回答,只是笑笑:“四婶帮我看着,我再去跟办丧的说一声。”
一出门,细姑就看到陶主事在跟刘家来的几个人在说话。
原主的记忆里,夫妻俩受了这些本家不少欺负。
自然,细姑也不会待见这些人,只点头叫了两声叔伯,便找陶主事说道:“陶主事,麻烦你叫人再去买些纸钱回来,多买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