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顾言蹊在插入U盘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死亡测试。
但是他传递的并不是真正的“北辰”
核心参数与那份要命的“星海科技”
独家低价协议。
他复制了所有文件,但并非直接发送。
他打开专业的分析软件,开始了极其精密而危险的操作:
伪造分析报告:他创建了一份新的文档,标题为《关于“北辰”
核心供应商选择的非确定性分析及风险推演(内部草稿)》。
篡改数据:他将真正的技术参数关键数值微妙地调整了百分之零点几,并在旁边以批注形式写上“此数据基于理论模型推算,未经最终实验验证,存在±0.5%误差可能”
。
加工协议:他将“星海科技”
的协议扫描件放入报告附录,但用红色高亮笔模糊了甲乙方具体名称和签章页,并在旁边备注:“此协议框架仅供参考,具体条款如不可抗力界定、违约责任存在重大争议,需法务部重点审核。
详见附加风险备忘录。”
制作“备忘录”
:他另起一页,快速起草了一份《关于“星海科技”
合作框架协议之重大风险内部备忘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几处模糊条款可能带来的致命财务与运营风险,并附上了一个极其苛刻、近乎不可能的补充条款范例,以警示其风险。
他将这份备忘录的创建时间,通过技术手段修改为略早于协议扫描文件的时间戳。
现在,他手中握着的,不再是一份赤裸裸的商业机密,而是一份看起来非常激进、大胆、甚至有些越权的“内部风险分析报告”
。
这份报告的内容具有巨大的误导性,足以让魏擎上当,但在法律层面上,它被包装成了“商业分析”
和“风险预警”
。
他立刻执行第二步,也是为自己留下生路的关键一步。
他拿出那个从未与傅斯渊或魏擎产生过联系的、一次性的预付费手机,断开Wi-Fi,使用了移动数据网络(避免公司网络监控)。
他登录了一个位于海外、受严格隐私法保护、无需实名认证的加密云笔记服务。
他创建了一条新的笔记。
笔记的标题是:【项目风险预警-内部备忘录-自动同步存档】笔记的内容只有一行字,混合了英文和数字以避免直接关键词:“Attemptedtoreportpotentialissuesregardingcoresupplier‘XHTech’valuationmodelandclauseambiguitytosuperiorviaofficialel@[插入当前时间:精确到秒].Enteredaccessflict.Awaitingfurtherinstru.”
(“尝试通过官方渠道向上级汇报关于核心供应商‘星海科技’估值模型和条款模糊性的潜在问题@[时间]。
遇到访问冲突。
等待进一步指示。”
)
这个服务的关键特性在于:它会自动并不可篡改地记录每条笔记的创建时间(时间戳),并且数据加密存储在海外服务器上。
他做完这件事,立刻清除了手机上的所有使用记录,并销毁了SIM卡。
至此,他的“保险”
已经买好。
他创造了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时间戳证据,证明在“泄密”
时间点之后,他“试图”
进行风险汇报但“失败”
。
这将是他未来在法庭上最有力的辩护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