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就是风热感冒的症状,热邪伤了津液,所以嗓子会疼。”
林薇说着,快步走进前堂的药柜。
药柜的抽屉上贴着整齐的标签,是她之前特意用毛笔书写的,方便快速找到药材。
她熟练地拉开标有“金银花”
“连翘”
“薄荷”
的抽屉,用小秤仔细称量——金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薄荷一钱,这些都是清热解表的常用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能清心火、散上焦风热,薄荷轻清上浮,能宣散风热、清利头目。
三者搭配在一起,既能退热,又能缓解头痛、咽喉痛的症状。
她将药材放进一个干净的陶碗里,又取来一块纱布,将药材包好,防止煎药时药渣散在汤里。
转身走向灶房时,正好遇到从里屋整理医案出来的苏景。
苏景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医书,书页间夹着几张写满批注的纸条。
看到春桃坐在石凳上精神不振,不像往常那样围着他问东问西,连忙快步走上前:“春桃,怎么坐在这儿不动?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脸色怎么这么差?”
“师父,春桃发烧了,我已经给她配了金银花、连翘、薄荷,正准备去煎药。”
林薇端着药包走过来,一边解释,一边将春桃的脉象、舌苔情况详细告知苏景,“脉象浮数,舌尖泛红,舌苔薄白,是风热感冒,应该是昨日采菊时淋了露水,回来又受了风所致。
我还在灶房淘了小米,准备熬小米梨粥,等会儿让她先喝点粥垫垫肚子,再喝药——空腹喝清热的药,怕伤了她的脾胃。”
春桃听到苏景的声音,连忙抬起头,眼眶微微泛红,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师父,对不起,我又给医馆添麻烦了。
本来想自己扛过去的,没想到还是让你们担心了。
昨天您还说,这几天风寒的病患多,要多准备些桂枝、麻黄,我却在这个时候病倒了。”
苏景笑着摇了摇头,在春桃身边的石凳上坐下,拍了拍她的肩膀:“说什么傻话?谁还没个生病的时候?我年轻时在山里采药,还曾淋了大雨发高热,躺了三天才好呢。
医馆是咱们的家,家人之间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你安心养病,医馆的事有我和林薇呢,张婶也说了,杂活她多担待些没问题。
林薇,春桃的病情你多盯着点,要是体温降不下来,或者出现咳嗽、咽痛加重的情况,咱们再及时调整药方,比如加些桔梗、牛蒡子,桔梗能宣肺利咽,牛蒡子能疏散风热、解毒利咽,增强药效。”
林薇轻轻点头,转身步入灶房。
灶房内尚存柴火的余温,那是今晨张婶煮早饭时留下的。
她添上几块木炭,用吹火筒轻吹,火苗迅速旺盛起来。
将药包放入陶罐,加入适量清水——水量需没过药材两指,以确保药效充分煎出。
先以武火煮沸,见陶罐内冒出细密气泡,再转小火慢煎,让药材的有效成分缓缓融入水中。
接着,她仔细淘洗小米,放入另一陶罐,加入切好的梨块——梨块去皮去核,切成小块,以便炖烂,并使梨的清甜融入粥中,掩盖小米的平淡。
她还特意加入一小勺冰糖,冰糖性平,能补中益气、和胃润肺,不像红糖那般温热,正适合患风热感冒的春桃食用。
料理妥当后,她才坐在灶房的小板凳上,不时起身查看药和粥的进展。
煎药时需注意搅拌,防止药材粘底糊化;熬粥时则需不时搅动,使小米受热均匀,粥方能浓稠软糯。
灶房内热气渐浓,夹杂着草药的清香与小米的香气,令人倍感温暖。
半个时辰后,药已煎好。
林薇用纱布仔细过滤药渣,将黄褐色的药汁倒入粗瓷碗——药汁需过滤两次,确保无残留药渣,饮用更为方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