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义诊后的第二天清晨,仁心堂的大门刚刚推开,便见庭院里已站着几位熟悉的身影——李家坳的李老汉在儿子的搀扶下,手里提着一篮新鲜的鸡蛋;王家村的小胖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缝制好的粗布坐垫;赵家村的老奶奶则背着半袋晒干的草药,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苏大夫,林姑娘,我们是专程来道谢的!”
李老汉声音洪亮,精神状态比义诊时明显好转,他拍了拍自己的腿,“自从按照你们指导的方法热敷、服药,我这腿疼减轻了许多,昨天甚至能自己拄着拐杖走几步了!
这些鸡蛋是家里鸡下的,你们千万别嫌弃。”
林薇连忙上前接过鸡蛋,又细心地扶着李老汉在石凳上坐下:“大爷,您真是太客气了,您身体的好转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感谢。
快坐下休息会儿,我这就给您倒碗热水。”
小胖的母亲将布包递给春桃:“这是我专门为医馆缝制的坐垫,你们平时坐诊、抓药,长时间坐着难免会累,垫上这个会舒服些。
小胖的咳嗽也明显好转了,昨晚几乎没怎么咳,睡得特别香。”
春桃接过坐垫,轻轻抚摸布料,感觉厚实又柔软,上面还绣有简单的草药图案:“谢谢大婶!
这坐垫真漂亮,以后我们坐诊再也不怕硌得慌了。”
赵家村的老奶奶拉着张婶的手,递过草药:“这是我在山里采的金银花和蒲公英,晒干后留给你们,冬天感冒的人多,这些草药能派上用场。
你们免费为我们看病、送药,我们也没什么好东西回报,只能采些草药表达心意。”
张婶感动地接过草药:“大娘您真是太有心了,这些草药都是宝贝,谢谢您!
以后您要是身体不适,随时来医馆,我们一定免费为您诊治。”
苏景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洋溢着温暖:“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们都铭记在心。
咱们仁心堂行医,旨在为大家解除病痛,你们的认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以后若遇困难,或身体不适,随时欢迎来医馆找我们。”
乡亲们在医馆又逗留了片刻,相互交流了各自的身体状况,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目送他们的背影,春桃激动地说:“师父,林薇姐,你们看!
咱们的义诊没有白费,乡亲们都记得咱们的好呢!”
林薇微笑着点头:“是啊,以前咱们的病患多是附近村民,如今连李家坳、王家村那些偏远地方的百姓也知晓了仁心堂。
今后我们要继续尽心治病,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果然,自那天起,仁心堂的客流显著增加。
每天清晨,医馆门口便排起长龙,既有来复诊的老病患,也有慕名而来的新病患。
他们中有怀抱婴儿的妇人、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身着短褐的农夫、挑着担子的商贩,甚至有从长安城中心专程赶来的百姓。
一日上午,一位身着绸缎的中年男子走进医馆,身后跟着两名仆人。
他环视一圈后,开口问道:“请问哪位是苏景大夫?我从长安城来,听闻仁心堂医术精湛、心地善良,特来请苏大夫为我母亲诊治。”
苏景急忙上前,说道:“我就是苏景。
不知令堂患了什么病?”
男子叹了口气,回答道:“我母亲患了风湿,每到冬天就疼得无法下床。
长安城的几家大医馆都看过了,但没什么效果。
听朋友说您擅长治疗风湿,还精通针灸,所以想请您去家里为我母亲诊治。
诊金方面您放心,绝不会亏待您。”
苏景思索片刻,说道:“诊金不是问题,只是医馆最近病人较多,我实在走不开。
不如您把令堂接到医馆来,我们医馆有闲置的厢房,环境安静,方便诊治和照料。”
男子闻言大喜:“太好了!
我这就回去接母亲过来,麻烦苏大夫了!”
下午,男子便将母亲接到了医馆。
苏景为老妇人诊脉后,开了一副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的药方,并使用针灸缓解疼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