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太子的心已经没有感觉了,因为痛得发麻,发钝,仿佛有汩汩鲜血从他心口流出。
太子站在那里,好似秋日最后一片落叶,在寒风阵阵席卷之下,终于支撑不住坠落在地。
挺拔的身躯不断弯曲低下,最后跪在地上,太子捂着自己胸口,听到长平公主带着哽咽的补充,沙哑的声音艰涩响起:“你是说,是良媛自己寻死的?”
长平公主看到太子择人而噬的眼神,突然感觉陌生和害怕,皇兄这般模样,她从未见过。
讷讷道:“是”
。
太子却忍不住发出冷笑,仿佛听到天底下最有趣的笑话。
良媛刚生下小皇孙,对孩子宠爱,对未来充满期盼,时不时与他憧憬未来想做的事。
就是这样一个求生意志如此强烈,对生活如此热爱的人,居然有人说,良媛是自愿求死。
她怎会求死,必定是有人逼得她不得不死!
罪魁祸首,就是宫里高坐明堂的,他的父皇母后!
太子听着详细经过,听到皇后为了杀她,居然在饮食上面也下了毒,为了制造良媛意外亡的假象,甚至要设计惊马坠崖。
她可曾做错什么,帝后居然连这样一个弱女子也容不下?
李琤想起公主说当时良媛腹中不适,在自己一人的马车上,将头上的发簪狠狠扎入马臀中,让马带着自己坠入山崖。
这样玲珑剔透的一个人,她必定是猜到了有人要取她性命,并且让她的死被当作意外。
她必定是怀着赴死的心情将玉簪扎入马中的。
还有出门时,她眉眼处笼罩着一股极淡的哀愁,不让玉湖明月两个侍女陪伴身边,准备上马时,还对他和孩子反复叮嘱,那依依惜别的情绪,俨然把今日那一次见面,当成最后的诀别。
可他呢,他在做什么?不仅笑着送她出门,还把她异样的情绪,归结为小女儿姿态。
却未曾料想,她今日出门时,内心充斥的是多么怆然的死志!
他亲手把自己的良媛,推到了火坑里面!
意识到这一点,李琤再也支撑不住,胸口呕出一口鲜血。
……
景泰八年,注定是惊心动魄,不同凡响的一年。
这一年,惠安帝退位为太上皇,太子登基,改年号建平,史称建平元年。
自此,新帝登基,大肆推行改革,注重民生要事,打击贪腐蠹虫。
世人皆叹:长江后浪推前浪。
本以为惠安帝这个开国君主积累的帝王勋业,已然是不世之功。
未曾料想,太子登基之后,非但不比高祖皇帝差,还隐隐有压过一头的架势。
又有人私底下偷偷议论,其实惠安帝并不是心甘情愿退位为太上皇的,惠安帝属意的太子人选乃贤王。
退位的前一日,有人还看到小太监捧着圣旨到贤王府,宣读易太子诏书。
可这些话,人们只敢在私底下议论而已,谁也不敢把它放在明面上。
总归,现在是太子称帝,惠安帝为太上皇。
太子当了多年储君,早已赢得无数民心。
就算当日太上皇的易太子诏书是真的,贤王在百姓心中,也会落个得位不正的名声。
建平元年的冬日,皇帝将已故去的良媛娘娘,如今皇长子的生母加封为孝德皇后,并在当日,力排众议,立他与先皇后的嫡长子——曾经的小皇孙李怀周为太子。
新皇初登基,兴水利,重农桑;务屯垦,广积粮;内理庙堂,外治关河。
使公私仓廪富足,四海承平,关河宁定,民生安乐。
建平帝当太子之时就颇得民心,如今登基为帝不过短短五载,就把一个新建立没多久的王朝,治理得头头是道。
使得万国来朝,四方朝拜,不负众臣工黎庶殷切之望。
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雷霆手段的帝王,五年来,后宫并不曾进一位新人,将近而立之年,膝下只有皇太子这一条血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