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鲁班号指挥舱的星图投影前,12艘鲁班级飞船的全息标识正沿着宜居带屏障边缘排列,形成扇形勘探阵列。
每艘飞船的舰体两侧,都伸出两对银灰色的榫卯机械臂——臂节处的纳米榫头与卯眼咬合紧密,在星际尘埃中泛着冷光,这是俞天根据墨家“机关木鸢”
原理改造的探测臂,能通过应力反馈精准识别未知物质的矿脉信号。
“各舰注意,进入勘探区域后,榫卯机械臂切换为‘矿脉扫描模式’,应力阈值设为0.3帕,发现未知物质信号立即同步至主舰。”
俞天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传至每艘飞船,他面前的控制台屏幕上,12条绿色探测轨迹正沿着星图标注的宜居带延伸,“重点排查类地行星的地壳浅层,史前文明的矿脉分布通常与水源遗迹伴生。”
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星图旁,指尖划过3颗类地行星的三维模型——分别标注为“青丘-1”
“青丘-2”
“青丘-3”
,均位于安全区核心范围内。
“根据引力波共振数据推算,这三颗行星的地质年龄与归墟前哨站相近,且存在液态水痕迹。
我己将每颗行星的地壳密度图同步至各舰,红色区域为高概率矿脉带。”
率先抵达“青丘-1”
的鲁班三号传来信号,舰长的声音带着兴奋:“主舰!
机械臂在北半球平原检测到强应力反馈,数值0.28帕,符合未知物质特征!
扫描显示矿脉呈条带状分布,长度约500公里,深度100米,与浅层地下水脉平行!”
俞天立刻调出鲁班三号传回的矿脉分布图,只见屏幕上的黄色矿脉线与蓝色水脉线如同编织的经纬,交点处恰好形成1:1.618的黄金比例。
“记录比例数据,对比其他行星的矿脉分布。”
他转头看向林夏,“计算矿脉与史前文明遗迹的距离关联,是否存在统一规律?”
半小时后,鲁班七号在“青丘-2”
的赤道峡谷也发现矿脉,同样与水源遗迹呈黄金比例分布;鲁班九号则在“青丘-3”
的高原地带探测到更密集的矿脉网络,比例吻合度高达98%。
林夏将三颗行星的矿脉数据叠加,最终在星图上勾勒出一个巨大的螺旋图案——中心指向“青丘-2”
的极地地区。
“这个螺旋结构与仰韶陶纹中的‘太极旋’完全一致!”
俞天突然想起父母遗留的陶片,立刻将陶纹数据导入星图,“螺旋中心应该有史前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命令各舰向‘青丘-2’极地集结,重点勘探北纬89度区域!”
当12艘飞船抵达“青丘-2”
极地时,舷窗外的景象让所有人震撼:一片冰原中央,矗立着一块高约10米的黑色石碑,碑体表面刻着古老的“九州”
二字,笔画间的凹槽里嵌着细碎的未知物质晶体,在恒星光芒下泛着淡蓝色的光。
俞天乘坐登陆舱抵达石碑前,伸出右手触摸碑体——小臂的旧伤疤痕突然发烫,与碑上的晶体产生共振。
“林夏,扫描石碑的结构特征,重点检测是否存在接口。”
他的机械义眼切换至微观模式,清晰看到碑底有一个不规则的榫卯接口,尺寸与冀州鼎的基座完全匹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