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田蓝画好了图,就现场授课,“石头的好处在于一个坚固,盖好的石头屋子,风要吹垮它不容易。
另一个就是石头升温极快。
戈壁滩之所以成为不毛之地,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冷的时候太冷了,植物会被冻死。
但是戈壁滩的光照条件又非常的好,太阳晒一晒,石头就滚烫了。
石头可以将热量传导到大棚内。”
“可是……”
有新知青举起手来,认真道,“我看过《社会主义新青年》,上面介绍西北地区的昼夜温差极大。
而且石头它散热很快,白天有多热,它晚上肯定就有多冷。
那屋子里头的菜怎么办?菜会不会被冻死呢?”
田蓝夸奖道:“你问到了点子上。”
她伸手指了下戴金霞,“她就是《社会主义新青年》的主编。
这些同志都是编辑。”
被点到的人瞬间头皮发麻,因为这些新知青们看他们的眼神实在太过于热切了。
还有人现场表白:“谢谢你们,我就是看了杂志,才决定扎根大西北的。
这里有最伟大的事业等待着我们。”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倒不是这本自印的杂志传播范围已经广到全国了。
而是火车将他们从全国各地带了过来,在火车上大家已经互通了有无啊。
既然是来西北搞农业建设,那介绍了诸多新农具以及种田新办法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指南。
新人们热力四射,戴金霞等人都要扛不住了。
这些人的问题层出不穷,什么大棚啊,他们也不知道大棚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究竟要如何跟新人解释呢?
好在田蓝还记得自己是65届知青的身份,没让自己的同届丢脸丢到太平洋去。
她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一句:“大棚啊,就是扩大版的小拱棚。”
哦,这下子65届知青算是找回场子了,新人不晓得什么叫小拱棚,但他们见过呀。
田蓝养蚯蚓以及培育种苗的时候都用过小供棚子,这个就是升级版的地膜,不贴在地上的那种。
知青们信心十足,立刻开启向新人普及农学知识的模式。
然而他们一积极,新人们反应更热烈,各种问题稀奇古怪,天马行空。
叫前辈们想装逼,都不知道该从何装起。
毕竟这个年代,地膜都是稀罕物,他们也是到农场之后看田蓝用,才知道能这样做东西。
关键时刻,还是田蓝及时拉回了大家的注意力:“至于如何解决散热的问题,也很简单,两方面,一个挖地窖,就是这里,我为什么往下面画。
因为我们的大棚是平行地面下行一米。
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保持温度的相对稳定,或者说就跟挖地窖一样,达到一个冬暖夏凉的效果。
天冷时我们就利用地热来保温,好像冬天大家会把大白菜萝卜这些放在地窖里是一个道理,防止被冻坏了。”
大家原本觉得往下挖很奇怪,但听了她的解释,又纷纷点头,没错,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田蓝笑着指石头墙两边的坡形物:“这就是另外一个重要措施,给墙加上保温层。
戈壁滩上除了比较大的石块之外,还有很多碎小的石块。
我们盖温室的时候,就会剩下不少这种小石块。
现在我们要让它们发挥积极的作用,变身为保温层,堆积在主墙体的外部。
这么一来墙体就会变得很厚,它的保温效果也会大大加强,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夜晚大棚内热量的流失。”
众人都发出了长长的“哦——”
,个个都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