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英子和李啸天结了婚,今年初打的申请报告。
报告交上来时,田蓝都懵了,这两人啥时候看对眼的?她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结果连陈立恒都鄙视她:“你知道啥呀?你对人的了解还比不上庄稼的一半。”
田蓝直接翻白眼,术业有专攻,她这叫有做事业的恒心。
她从那条船上带上岸的姑娘们个个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虽然吵吵闹闹,但好歹是志同道合的伴侣。
唯一让她担忧不已的是龚丽娜,这位兵工厂的首席工程师选择的伴侣苏联援华专家卡恰洛夫同志。
虽然田蓝隐晦地跟她提到了跨国婚姻可能存在的问题,比方说一旦两国意识形态发生冲突,那作为夫妻的他们会非常为难。
但龚丽娜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姑娘。
她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愿意面对任何可能存在的困难。
田蓝无法替别人做选择,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一切认真生活认真工作的人都有美好的未来。
陈立恒问她:“你准备去哪儿?”
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处处都要人才。
聚龙山根据地这几年培养的军事国防、工业、农业、商业、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人才都已经飞奔到全国各处,积极参与新中国的建设。
陈立恒本人因为聚龙山兵工厂的成就,加上他精通俄语,又是军事专家,所以组织上找他谈话,让他去有东方巴黎之称的哈尔滨筹建军事学院。
这也是他除了打仗之外最擅长的事。
现在,他关心田蓝的去向。
毫不夸张地说,因为自带穿越金手指,加上她时不时就能够从空间里获得方方面面的资料,而且她本人也学霸技能点满;在眼下这片土地上,田蓝足以被称之为全才。
老本行农业不说,毛叶山桐子和高产油菜、花生的推广成功,让,让整个华东以及华中地区的工厂都没愁过油不够用。
江南地区的老百姓炒菜敢直接放油。
粮食产量也比1930年代翻了一番。
除此之外,她还是聚龙山农业学校的校长,手下带了一帮学生。
她又是铁血军的政委,负责统筹整个地区的妇女工作。
所以开大会的时候,好多部门都想要她。
甚至老革命领导为了抢人才,当场就拍桌子。
田蓝却迟迟没定下来。
现在陈立恒追到她面前问,她只好苦笑:“我想去海南。
一方面继续我的育种工作,另一方面,海南那边要筹建华侨农场。
我懂英语,对这方面又有一定的经验,我想去那边应该能干出点成绩来。”
现在的海南被称之为荒蛮之地,很多地方还处于原始状态。
需要大量人才去开发建设。
她相信以海南优越的气候条件,只要统筹安排得当,当地的农业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新中国才刚成立呢,她首先希望解决的就是大家的吃饭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饿极了的人会动乱的。
后面的饥荒,她也想避免。
作为一个学农人,她就想让大家吃饱吃好。
陈立恒看着她,神差鬼使地冒了句:“育种,要一直待在海南吗?可不可以种下去,然后等它自己长。
我记得你那时候也不是一直待在海南的。”
田蓝笑了,点点头道:“没错,育种人都是候鸟,到时候就迁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