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好几个都还在乡下务农,反倒是穆桂英自己,算是兄弟姐妹里混得最体面的一个。
可感情上,还是“穷亲戚”
这边要真挚得多。
事实上也是。
之前大姑在小酒楼最困难的时候,非要讨回那两万块。
可那会儿家里哪有钱啊?
最后,还是穆桂英厚着脸皮,跑去找她这边的“穷”
亲戚们,一个个开口。
东拼西凑,砸锅卖铁,硬是给凑出了那两万。
也正因为这件事,老周后来再也没能在穆桂英面前挺首过腰板。
说来唏嘘——不差钱的亲戚,一毛不拔,甚至还要落井下石;反倒是这些穷亲戚,患难与共,真心实意。
几个大姨、舅舅天还没亮就从村里出发,先挤大巴,再倒公交,颠簸了一早就到了临安。
一进酒楼,个个脸上都挂着兴奋劲,笑声、招呼声连成一片,几乎没人空手来,东西背得满满当当。
尤其是大姨,整个人像个“行走的百宝袋”
,身上大包小包,包里塞得鼓鼓囊囊。
她掏出自家晒的梅干菜、红薯粉,甚至还拎来一只老母鸡,羽毛扑腾着,像个小行李箱。
大姨一边把鸡往穆桂英怀里塞,一边嚷嚷:
“英子,到时候杀了炖汤,给小屿补补身子!”
穆桂英哭笑不得,连连摆手:“哎哟哟,你们来就好,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嘛咧!”
可心里,终究还是热乎的。
大舅更是高兴得很。
他年轻时和老周总有点惺惺相惜,虽说没老周一半会读书,但心里始终憋着个读书人的梦。
这一刻,他走到周屿面前,抬手就是结结实实一巴掌拍在肩膀上,拍得老小子差点踉跄:
“好!
我老穆家也是出清大的人啦!
我们十里八乡,就你一个清大!”
这一声喊,带着几分自豪,几分光亮。
连旁边几个亲戚都忍不住附和起来:“是啊是啊,我们村里都跟着沾光啦!”
招呼完穆桂英娘家人落座后,老周家的亲戚们也姗姗来迟。
这一边的氛围,显然比不上穆桂英娘家那般淳朴热闹,却也不乏看头。
毕竟周屿不仅考上了清大,还他妈是省状元!
在亲戚们口口相传里,这己经成了能吹一辈子的荣耀。
其中,最兴奋的莫过于周屿的爷爷。
老人家身体早己不如当年,行动都有些费劲,但一听孙子要办升学宴,不管怎样都要来。
昨天就从暨阳老家接到临安,先住在大姑家,今天一早便精神抖擞地被人搀着来了酒楼。
不过,说到大姑,就有点微妙了。
这位官太太脾气大得很,上回来小酒楼,还想空手套白狼,被老周和老小子当场怼了回去,闹得不欢而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