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大唐的宫殿讲究‘居中为尊’,他们却让神庙跟着太阳走,各有各的道理,倒也殊途同归。”
他忽然指着远方的商队,“您看那些骆驼,背上既驮着波斯的地毯,又捆着大唐的丝绸,像不像埃洛拉的石头,把各路好东西都揽在怀里?”
李敬玄轻摇折扇,扇面上刚画了幅石窟速写:“臣倒在想,那守窟老僧说的‘减法’。
咱们盖房子是往上添砖,他们是从山里往外减石头,把多余的凿掉,神庙就出来了。
这道理用到治国上,不就是‘去奢从简’吗?”
李承乾望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恒河支流在原野上画出银色的弧线,河岸的菩提树下,穿橙红僧衣的比丘与戴白帽的耆那教徒正并肩汲水。
“你们发现没有,”
他忽然笑道,“埃洛拉最妙的不是石头刻得多好,是刻石头的人心里没墙。
佛教的工匠肯在印度教神像底座刻莲花,印度教的匠人愿在耆那教洞窟里雕菩提树,这份心量,比凯拉萨神庙还大。”
正午在路边茶棚歇脚时,卖茶的妇人端来铜壶,壶身上竟用汉文刻着“客至如归”
。
“这是我当家的刻的,”
妇人笑着说,“他年轻时跟大唐商队走南闯北,说这样写,你们看了就像在自家喝茶。”
李承乾端起茶碗,椰奶的香甜混着肉桂的辛辣,竟与埃洛拉石窟的气息有几分相似——都是不同滋味缠成的暖。
午后的风里忽然飘来驼铃声,一队波斯商队从对面走来,领头的商人见了大唐旗号,隔着老远就扬声喊:“大唐的朋友,要番红花吗?埃洛拉石窟的僧侣都用它供佛!”
李承乾让王玄策买了些,商人却额外多送了一小袋,说:“这是从埃洛拉附近采的,石头缝里长的,香得特别些。”
夕阳西斜时,埃洛拉的崖壁已缩成地平线上的一抹红。
李承乾从行囊里取出那片红砂岩,龙纹与神牛在余晖里明明灭灭。
“其实咱们没走远,”
他把石片递给众人传阅,“这石头带着埃洛拉的魂呢。”
郭正一接过石片,对着落日照看:“可不是?您看这纹路,在光里像条路,一头连着长安,一头接着埃洛拉。”
李敬玄收起画板,笔尖还沾着红砂:“下一站是哪里?臣的画纸还空着呢。”
王玄策指着前方的暮色:“过了这片河谷,便是朱木拿河平原,那里有座千年古城,既信印度教,又敬佛教,还有波斯商人建的火神庙,热闹着呢。”
李承乾勒紧缰绳,白马轻快地踏过河滩,蹄声惊起一群水鸟,翅膀划破晚霞,将红、金、紫的色彩搅成一片。
他回头最后望了一眼那抹红色的崖影,忽然明白:有些地方,你离开得越远,它在心里就越清晰。
埃洛拉的石头教会他们的,不只是雕刻的技艺,更是一种胸怀——像那座从山里“减”
出来的神庙,把偏见凿掉,把包容留下。
夜色渐浓时,队伍在河畔扎营。
篝火升起,红砂岩片被投在火边,龙纹与神牛的影子在帐篷上跳动,竟像在共舞。
李承乾望着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凯拉萨神庙的剪影,想起石匠混合着两种礼节的鞠躬,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这趟旅程,原是要把心从长安的城墙里,慢慢放进更广阔的天地里去。
“明天的路,该更有趣了。”
他往火里添了块柴,火星溅起,像埃洛拉石窟的星子,落在他们前行的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