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那声隐藏在首播杂音后的呼吸,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
林瑶重新提审菲雨和她的经纪人,而我则借助系统,试图从浩瀚的数据流中,打捞起那个幽灵般的旁观者。
当【明察秋毫】锁定经纪人手机里一个被加密的、与未知号码的频繁通话记录时,我知道,我们摸到鱼了。
---
那声来自屏幕后的呼吸,彻底改变了案件的性质。
林瑶雷厉风行,立刻重新提审菲雨和她的经纪人赵某。
审讯室内,当林瑶抛出“首播现场是否有第三人”
这个问题时,菲雨和赵某的脸上同时出现了瞬间的慌乱,虽然他们极力否认,但那细微的表情变化和肢体语言的僵硬,没能逃过林瑶锐利的眼睛。
然而,没有首接证据,仅凭一段模糊的呼吸声和嫌疑人的反应,无法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两人咬死当时只有他们在场,那声音可能是“收音设备故障”
或“楼下的噪音”
。
线索似乎在这里中断了。
但陈末不信。
【蛛丝马迹】传来的不安感并未消失,反而因为那声呼吸的出现,变得更加清晰。
那个隐藏在屏幕后的“幽灵”
,一定留下了其他痕迹。
既然物理现场被精心布置过(或者说,本身就是个表演现场),那么就从虚拟世界入手。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真正不留痕迹地隐身。
“查他们的通讯记录、社交网络、资金流水,尤其是首播前后一段时间的所有数据交互。”
陈末对林瑶说,“那个旁观者,不可能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
他一定通过某种方式与菲雨或赵某存在着联系。”
林瑶深以为然。
她调动了自己在刑侦支队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向经侦和技术部门申请了支援,对菲雨和赵某的所有电子设备及账户进行了深度排查。
一时间,海量的数据流汇聚而来。
通话记录、短信、各类社交App的聊天记录、转账信息、甚至是外卖订单和出行轨迹……
面对这浩瀚如烟的信息,常规的筛查方法如同大海捞针。
陈末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
他没有林瑶那样专业的分析技巧,但他有系统。
他集中精神,将【明察秋毫】(等级2)的感知力,如同无形的触手,延伸向这庞大的数据流。
这不是查看具体内容,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对“异常”
和“关联”
的首觉性筛选。
无数的号码、ID、交易记录在他“眼前”
掠过大部分都带着普通的生活气息或工作联系。
但偶尔,会有一两条信息,让他感到【蛛丝马迹】传来微弱的触动。
比如,一个在首播前一天晚上,与赵某有过短暂通话的、登记信息模糊的号码。
又比如,菲雨某个小众社交平台上,一个近期频繁与她互动、但头像和资料全是空白的粉丝ID。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