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莱昂调整算法,将符号拆解为更小的单元,尝试还原其原始语言结构。
“这些符号的底层逻辑可能并非纯粹的文字,而是某种‘视觉密码’,”
他解释道,“比如,某些线条的弯曲角度可能代表辅音,而交叉点的数量则对应元音。”
莫里斯迅速编写了一个新的解析脚本,将符号的几何特征转化为音素组合。
经过数次迭代,系统终于输出了一段可读的短语:“羽翼之蛇与鳞爪之龙,于日与月交汇之时,共立誓约。”
“这是盟约的记载!”
莫里斯难掩兴奋。
莱昂沉思道:“‘日与月交汇’可能指日食或月食,古代文明常将天文现象视为神圣征兆。
如果我们能确定公元683年附近的天象记录。”
莫里斯让助手调出天文数据库,很快发现了一条关键信息:“公元683年7月,东亚和玛雅地区均观测到一次日全食!”
这一发现让两人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青铜匣盒的符号不仅证实了玛雅与唐文明的可能联系,还暗示了某种正式的仪式性互动。
“接下来的问题是,”
莱昂指向匣盒的底部,“这些符号的末尾部分尚未破解,它们可能记录了盟约的具体内容,或是参与者的身份。”
莫里斯提议:“我们可以尝试结合玛雅王表与唐朝年表,看看是否有统治者或使节的名字匹配。”
经过反复比对,他们发现了一组令人震惊的对应关系:玛雅城邦卡拉克穆尔的国王与唐朝使节“杜环”
的名字符号均出现在文本末尾。
“杜环?”
莫里斯迅速检索史料,“他是唐代着名的旅行家,曾随高仙芝西征,但史料中并未提及他远渡美洲。”
莱昂缓缓说道:“或许正因如此,这段历史被刻意加密,如果两个文明确实存在直接接触,那么这件青铜匣盒可能是唯一的物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他们决定对匣盒的材质进行同位素分析。
结果显示,青铜的锡矿成分与中美洲的常见矿源不符,反而更接近唐代中原地区的冶炼特征。
“这匣盒可能是在东方铸造,再通过某种途径抵达玛雅,”
莱昂得出结论,“或者,它是由两地工匠合作完成。”
研究至此,两人意识到他们可能揭开了古代文明交流史上被遗忘的一章。
莫里斯建议对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重新评估,而莱昂则着手撰写论文,将破解的符号系统命名为“跨文明混合密码。”
当古旋风看到莫里斯新的研究报告,也是看懵了,玛雅文明与华夏文明有过密切联系,至于唐朝着名旅行家杜环的确生活于这个时间段。
只是华夏与美洲相隔十万八千里呢,凡人可没有孙悟空的本事,在八世纪,想要跨过太平洋抵达美洲,简直天方夜谭。
等等,根据唐朝当时的造船业,无论在规模与工艺上均达世界巅峰,其中水密隔舱技术的成熟应用?,这可是划时代的航海技术,根据资料,当时通过隔舱板将船船舱分隔为独立水密区,即使局部破损也不致沉没。
一些考古实物证实该技术起源于唐代,均采用铁钉“人字缝”
钉合与桐油石灰密封工艺,显着提升抗风浪能力,此技术后经马可·波罗传入西方,成为现代船舶安全设计的基础。
古旋风陷入沉思,忽然开口道:“如果当时唐代也有先进航海技术,加上有李淳风袁天罡这等妖孽人物的定位秘术,说不定真能解决大洋上导航的问题这要是真的那么现有的历史将要改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