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温启民这样想着,对着电视中的林楠,无声的说了一句,“谢谢。”
第159章
……
【东瀛国际电影节落幕,华国电影斩获数项大奖!
】
【李泽民为林楠颁奖,细数东瀛与南韩的爱恨情仇】
【山田洋次:林楠导演就像是骨科医生般的存在】
【《狙击电话亭》在日首映,现场人潮涌动】
新闻见报的时候,林楠已经回到了国内,然后在确定了特效进度以后,就要收拾收拾飞往新西兰了。
《狙击电话亭》一开始宣称的很多人来观看其实是东瀛媒体一贯的夸大行为,但正式上映后一周,它的票房曲线就诡异了起来,感觉像是东瀛媒体的报道成真了一样。
既不像是文艺片,低的很平稳,也不像是商业片,集中在开盘的前半个月,半个月后的票房曲线就会逐渐下降。
而是在平稳的开盘一周后,在所有人以为这次林楠拍摄的不过是一部正常的商业片,表现没有文艺片这么优秀以后,票房反常理的爆发了。
应该没有谁家的票房是较高开场以后一路平稳然后继续上升,用林楠前世大家吹爆剧的说法就是,高开疯走。
章嘉木受宠若惊,还以为是东瀛方面给的宣发有效果了,更加积极地参加日方安排的各种综艺、采访之类的宣传工作。
但是他参加的综艺采访播出后,并没有因此刺激票房,仿佛有一个什么他们不懂的东西存在一样,他不管跑不跑票房都在很奇怪的上升。
东瀛这边也觉得奇怪,但很快就给自己找了借口,这部电影毕竟是像骨科医生一样不讲常理的林楠的作品,票房不讲常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有别人问起为什么林楠电影的票房是这样的走向的时候,他们就摆出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表示,毕竟是林楠大导演的作品啊,她的外号是不走常理的骨科医生呢,所以她的作品和她一样不讲常理是正常的行为。
询问的人碍于要读懂空气,只能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还要感谢他们讲了一堆废话帮助自己呢。
你说特效这个玩意是谁研究的呢?为什么感觉在特效公司自己像是在说文言文和现代人沟通啊?
林楠一脸奔溃的坐在椅子上,一开始他们说和国外的特效公司沟通很辛苦,林楠还不信,这有啥好辛苦的,大家都是人类,了不起我搞一个专业的翻译不就好了。
但事实证明,真的不是,如果是已经有前辈做出来的模板还好,你可以直接说,我想要那个样子的,但需要修改。
可惜林楠的特效是原创,他们听林楠对电影特效的设想就像是07年乔布斯推出第一代iPhone一样,天方夜谭。
怪不得一旦涉及到特效,电影的制作周期就是按年拉长,现在是04年,总不能拉长到07年,等乔布斯第一代iPhone出来了才完成吧。
而且也不是什么很特别的,虽然裸眼3D技术现在没办法应用到商业上,但这个概念早就提出来了,小时候玩的闪卡就是裸眼3D的初级应用。
现在只不过是把这种设想变为现实而已。
为了防止自己的特效工作被外包,也防止自己的高要求最终会落在助理手上完成,然后不断的返工重来,珍惜自己的钱……哦,珍惜投资人因为信任给自己的钱。
林楠在新西兰熬了两三个月,终于把特效完成了。
“我的妈呀,和外国人说话真费劲。”
林楠说到这个就想吐槽,转念想到国内的特效,恨铁不成钢起来,“咱们国内的特效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啊。”
和林楠一起去新西兰熬特效的未来科技的员工在后面接了一嘴。
“那也得有单子啊,没钱没单子,我们怎么活?”
“诶,这玩意就是个死循环,毕竟钱全给了吧,怕你们随便敷衍,没给呢,你们老老实实做完了,剧组跑路了,签合同也没用,不仅没有赚到钱还要赔钱。”
林楠现在回想都不知道前世的国产特效是怎么活下来的,就这么饥一顿饱一顿,还要磕磕绊绊和国外学和国外比。
前脚可惜完,后脚想起这次的遭遇,林楠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不是他们搞事情,自己至于跑新西兰熬这么久吗?
“你要是说我呢,我还想问问你们,我算是给你们学习机会了吧,进组了居然不听我的话,你们也不搞搞清楚,我是花钱的,我是金主,居然听那个国外的。”
“现在好了,从可以在我电影留名字的正式特效公司变成了幕后的学习赞助,你们感觉高兴吗?开心
吗?”
“老板开不开心的我不知道,反正我就一小员工,我是挺开心的。”
这名未来科技的员工龇着牙傻乐,“我现在有经验了,我就能帮老板建立更多特效模型,多我一个正式员工,老板的压力也会小一点,能接更多的单子。”
“行了,爱岗敬业的好员工,你快回去和你老板道喜吧,我们可不是一路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