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更有士绅联名上书,要求彻查。
李燕闻讯,却不怒反笑。
“终于开始攻心了。”
他对邓伦道,“他们知道杀不了我,就毁我名声。
可惜……他们不了解中国人。”
他亲自起草一篇《自辩书》,刊登于《申报》头版,全文不避讳、不狡辩,坦承母亲确有一墓,但占地不足三亩,耗银不过三千两,且款项来自其祖产变卖,并附上地契、账本、邻里证词。
文末写道:
>“吾母耕织一生,教我以廉。
今虽居高位,岂敢忘本?
>若诸君以为三千两银便为巨贪,则请直言;
>若有人愿以身家性命担保,代我守此江山,我即刻辞官归田,绝不恋栈。
>唯望天下人,分清真贼与忠臣,莫让宵小之言,寒了赤子之心。”
文章一出,舆情逆转。
原本质疑之声渐息,反倒有数百学子自发组织“清誉卫队”
,日夜守于李府门前,防止暴徒滋扰。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酝酿。
腊月廿八,大雪封门。
一名衣衫褴褛的女子跪在都察院门前,怀中抱着一个襁褓婴儿,嘶声哭喊:“我是赵承业之妻!
我夫被冤杀!
求青天大人为我们孤儿寡母做主!”
都察院不敢擅专,速报李燕。
李燕召见女子,见其面色蜡黄,眼神涣散,似受极大惊吓。
她哭诉道,赵承业确曾收受横滨汇款,但只为赎回被拐幼子,未曾泄露半分机密。
如今孩子归来,丈夫却已问斩,她走投无路,只得告御状。
李燕沉默良久,命人查验婴儿血脉,结果确为赵家骨肉。
他又调出赵承业临刑前口供,发现其始终坚称“只拿钱,未办事”
,并留下遗书一封,托付友人转交,言明“若有子存活,必告知真相”
。
一切看似合理,足以动摇人心。
可李燕却嗅到了阴谋的气息。
他悄悄命邓伦调查那名“友人”
??此人原为交通司小吏,三个月前莫名升职,调入机要档案室。
更巧的是,他正是常维钧案中那位“推荐女儿入京都大学”
的中间人。
“环环相扣。”
李燕冷笑,“他们不仅要洗白赵承业,还要借此攻击司法公正,动摇新政根基。”
他不动声色,下令厚葬赵承业,赐其妻抚恤银五百两,并亲笔题写“误国者诛,无辜者恤”
八字碑文,立于墓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