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工作间里,张明浩盯着屏幕上的数据,仔细思考着。
实验室的项目做的已经很好了。
他们制造出了高质量多层锡烯,并可以对其进行直接性测定。
‘拓扑边缘态’的直接性测定是最顶尖理论验证成果,再进一步,测定到明确的伊辛超导信号,研究可以说达到了极限。
再往上,就是制造稳定的单原子锡烯薄膜,也就是真正的锡烯。
这很难,大概率永远做不到。
就像是邓凯说的那样,碲化铋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衬底材料。
即便碰运气式的制备出极其少量的单原子锡烯薄层,也不能进行直接性的检测。
所以突破点还是要在稳定上。
“如何才能制造稳定的多层锡烯?”
“或者说,怎么去设计实验才能控制锡烯自主平稳的在衬底表层生长?”
张明浩研究重心,放在了如何利用碲化铋衬底制造出稳定的多层锡烯薄膜上。
最新的实验数据很关键,他认真分析数据,花了一整天时间,才理清了与研究具有相关性的脉络。
下一步就是总结计算、推导分析,把各种数据放在一起,再尝试做出一个锡烯薄层和衬底关联的大模型框架。
关联模型框架至关重要,想要做出稳定的多层锡烯薄膜,首先要保证做出来的必须都是锡烯薄膜,没有那些堆积的实验废物,再去解决稳定性问题。
有半导体模型的设计经验,框架设计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对框架要求不高,一步步做出来非常的顺利。
下一步就是追求稳定性。
在关联模型框架内,如何联系碲化铋表层特性以及实验过程,让锡烯实现制备过程中的稳定生长?
……
实验室到处都在忙碌着,张明浩在其中并不显眼。
这天上午变得不同。
很多人都在楼道里兴奋地讨论着,因为实验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们制作出的一组锡烯样品中,出现了质量极高的锡烯薄层。
质量极高,也就是高于原来制造出来的薄层,就可能直接性检测到一些特性。
陈帅不急不慢的下了二楼,朝着检测室走去。
在路过博士生工作间的时候,他扭头见到张明浩,顿时停下喊了声,“你不去看看吗?”
“新的样品,测定到了稳定的伊辛超导信号!”
“啊?哦。”
张明浩抬了下头,迎合了一声又低头继续思考起来。
陈帅好奇的走了过来,“你好像不怎么高兴?”
张明浩抬起头笑着反问道,“您不也没有上次的激动了吗?”
“也对。”
陈帅想了想确实是这样。
张明浩道,“我们已经测定到了拓扑边缘态,又进行大规模的实验,有一组能测定到伊辛超导信号也正常。”
“反正还是成果,多一个总比没有好。”
陈帅说着扫了一眼电脑屏幕,问道,“你这个分析是在做什么?”
“我想研究一下怎么才能制备出稳定的锡烯薄层,最好是让衬底上每一个位置的锡都稳定生长。”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