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毕竟,这种情况下,他离辅佐君主一步之遥。
】
白居易听说过这件事。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玄宗李隆基计划连续三日祭祀。
杜甫上三篇赋,描述祭祀典礼,融入典故和神话,于是名盛一时。
根据长安应考的学子给白居易分享的经验,这种文章已经不流行了。
连带白居易之前写过的咏古诗,考官们也都看腻了。
他可是第一次来科举,对真真假假的传言,分辨不出。
他听说考官们阅卷看十篇就开始打哈欠,录取首先看缘分,其次就是问同僚有没有熟悉的人。
他也听说,进士科名单在乡贡时就已经定得差不多了,先筛掉各州举荐的第一名,以示公平,然后再平衡地方差异、权门寒门、年龄之分……等到阅卷时,别答得太离谱,就不会去看候补人选。
当然,也有人说,今年的考官,主要看策问。
策问,当然是和当朝宰相所想一致的选为上等。
去哪里知道宰相心里想什么呢?
白居易在长安日夜虚度。
隔了几日,白居易听闻官军攻打吴少诚再度兵败,更是忧心。
不过,李适打算放弃,城中聚集的学子渐渐增多。
往年进士科在正月进行,今年调整为二月。
【唐玄宗却只给他安排一个小官。
杜甫本不愿意,为了生计考虑,他只好在东宫属下的右卫率府任职。
】
【而在他的幻想当中,若不是去担任谏官,怎么也当是个依靠文辞的官职。
】
【之前士林当中,常有人称赞杜甫的文采,如今面对圣人的诏书,他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
】
【……能有就不错了,竟然还要挑。
】
天声的话,令白居易一下子清醒过来。
【……我以前以为,杜甫一直是忧国忧民苦大仇深的那种人。
原来是他年轻时不曾作诗?还是那些诗篇未能流传?他写的诗的内容太现实了,从来没看到过他快乐恣意的那一面。
】
【……你确定关于杜甫的背景介绍,要这么写吗?】
【……是,我们当初没有约定好盘点内容的格式。
你这么写,有你自己的道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