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骁勇奋战的少年,两手空空。
王维用冷静的笔法,讽刺世道不公,为少年鸣不平。
】
【……他们什么都没干啊!
大将军收了咸阳少年多少钱?带上他们出征不就是添乱吗?然而真正奋战和牺牲的人,一个字都没提。
】
【……算了,算了。
王维的意思是,将军和少年,他都看不上。
】
【从早年科举时受的委屈,到贬谪时不甘的经历,王维心意已转。
这样的朝堂,回去就是同流合污。
隐居江湖之上,山林千古不变,看不出任何盛世繁华,听不懂任何民生疾苦。
】
刘禹锡和柳宗元,默不作声。
又是这样?
韩愈无言以对。
去年见柳宗元,他活泼风趣,怎么今年进士及第之后,就变了个人似的。
柳宗元有些意外。
为何这会儿天声分析起《少年行》了?
更奇怪的是,天声响起之前,刘禹锡给了他暗示。
刘禹锡实在忍不下去,打破了僵局:“科举不合理啊……”
一次登科的人,也这么想吗?
柳宗元把憋了很久的心里话,倾泻而出:“是啊,科举只能选拔出最下等的人才。”
韩愈颔首认同。
最厉害的人独有见解,伺机而动,把握时机得到君主赏识,不论出处,直接登上将相之位,大刀阔斧,推行他自己的主张。
次一等的,是文章四海扬名,皇帝久仰大名,得以跻身于显赫官位。
再不济的,就是他们这样,为了登朝入仕而来的学子。
“还有更差的,”
韩愈补充道,“这种人他自己没什么主意,就是看到别人都去参加科举,他搞不清官职,分不清出路,反正听说科举好,就先跟着一起去考。”
“考中了,能被身边人羡慕,他也就满意了。”
柳宗元附和道。
刘禹锡一怔:“你们俩说谁呢?”
“我是说我自己。”
韩愈垂头丧气。
【可是几年下来,王维生活难以为继,他尚且有心为民生,便重新回到京城。
这一次,他结识了孟浩然。
】
【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十岁的孟浩然,在太学赋诗,以求赏识,当时便惊艳四座,众人佩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