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
天声来得不是时候。
柳宗元的思路一下子混乱起来。
“不迟,不迟,你尚未登科就敢献书北阙,韩愈进士及第就敢谏言朝政,”
柳宗元深受感染,“所以我该夸一夸裴延龄的功德。”
果然不能和他同时讲两件事。
裴延龄的政绩,他自己会夸大其词,千万别再助力了。
刘禹锡赶紧提示:“天声正好讲到山中披头散发的隐居者。”
崆峒散发何人?
真正在山间隐居的人,生平事迹会传到京城的公卿耳朵里吗?
既然来到大明宫担任要职,为何逢人提起自己当年山中贫苦的日子呢?
这就像是王维的诗中所写的那样。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
官宦人家忽然隐居深山,不让别人知道可就亏了。
柳宗元顿悟,阳城其人是在长安混不下去,回乡之后编了故事,才重返朝堂。
“他在集贤殿待过……”
刘禹锡曾经听说过传言,“集贤殿作为国家藏书要地,雇了不少抄书的人,轻松简单的闲差,但是有些人啊,忙到天黑都抄不完。”
柳宗元阴阳怪气:“那是他好学,窃官书来读,于是到了今日,无所不通。”
“阳城无所不知,他在朝堂之上,提了什么建议?”
柳宗元不假思索:“其他谏官成日说些小事影响圣人,但阳城不一样,他识大体。”
“阳城和兄弟关系好,当年一起隐居在夏邑,如今一起来京城,白天不谏言,晚上在家喝酒可是热闹。”
“兄弟三人夜里不闲着,一起商量朝政,”
柳宗元清了清嗓子,“三人之力,才拿一份俸禄。
裴延龄应当感谢他。”
“那可不是嘛。
他的俸禄每月一点不留,全都拿去救济卖酒的人家。”
“阳城,大善人啊。”
柳宗元叹了口气,“当年听说阳城刚到京城,许多人要一睹他的风采。
那会儿我还不明白,现在还真倒要看看他如何拼死谏诤。”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但人都有难处。
王维诗中的隐者,顶着狂风也要泛舟,拄着拐杖也要去欣赏夕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