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孩子们鼓掌散去,老妪抬头,竟认出他来,颤巍巍行礼:“您就是写书的人吧?我孙子读《心灯集》,天天念叨要当忆使呢。”
小满微笑点头,掏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在废纸上画下一盏灯,送给她。
当晚,他宿于镇外小庙。
夜半,忽觉胸口剧痛。
睁开眼,只见屋顶裂开一线,蓝雨静静洒落。
雨滴穿过屋瓦,凝成女子身影,依稀是忆昭模样。
她不说话,只是轻轻抚摸他的白发,如同多年前雪夜里那样。
小满含笑闭目,低语:“我做到了……我们的孩子,都成了守灯人。”
次日黎明,庙中空无一人。
唯有一盏琉璃灯长明不熄,灯下压着一封信:
>“若我离去,请不必哀伤。
>我已将毕生所记,织入春风、化入雨露、藏进每一个讲述者的声音里。
>你们说话时,我在听;
>你们流泪时,我陪着;
>你们为陌生人停下脚步倾听时,
>那一刻,我就活着。”
信末署名,非“小满”
,而是两个稚嫩笔画拼成的字:
**阿昭**。
多年后,裴砚已成为民忆院首席。
他在整理档案时发现,自从那场“还忆回响”
之后,全国再无新生儿患上还忆症。
相反,许多孩子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天赋:能复述祖母未曾提及的往事,能哼唱从未听过的战歌,甚至能在梦中描绘出已被风沙掩埋的古城布局。
他终于明白:记忆并未消散,它只是换了方式传承。
那些被强行抹去的名字,正通过血脉、梦境、基因深处的印记,悄然归来。
某年清明,他带领学子重访敦煌第231窟。
壁画完好如初,题记犹在。
孩子们围坐诵读《心灯集》,声浪如潮。
忽然,一个小女孩指着壁画角落惊呼:“老师,这里以前没有这个!”
众人望去,只见原本空白的边角,竟浮现出一行极细的小字,墨色新鲜,似刚写就:
>“灯已遍野,我归长夜。
>惟愿后来者,莫以沉默报星辰。”
无人知晓何时所书,亦不知何人执笔。
唯有风穿过洞窟,轻轻翻动墙角那本无人翻阅的残卷,页页皆空,唯余清香,宛如紫花绽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