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雪后第七日,溪面冰层开始龟裂,细碎的声响如蚕食桑叶,一夜不停。
还吴吴没有再碰那支放在桥栏上的旧笛,任它被晨露浸润、被风沙轻抚。
她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归还给天地,便不再属于任何人,却也因此,真正属于了所有人。
她搬进了纪念馆后侧的小屋,一间原本用作档案整理的偏房。
墙上挂着一幅手绘地图,正是祁念生留下的“念生路线”
,如今已被密密麻麻的彩色图钉覆盖??红点代表已建站,蓝点为筹建中,黄点则是尚未联络成功的村落。
每过三天,她就用铅笔在某个位置画一道短横,标记新传回的声音样本。
这天清晨,她刚泡好一杯浓茶,门被轻轻叩响。
来的是艾山江,背着那支刻着“同声相应”
的特制竹笛,脸上冻得发紫,睫毛上结着霜花。
“老师,”
他声音低却坚定,“我录到了。”
“什么?”
“鹰骨哨。”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密封录音盒,小心翼翼地递过去,“塔什库尔干北坡,一个放鹰的老牧人,七十多岁,从没学过乐理。
他说他父亲临终前哼过这支调子,他记得风里的味道。”
还吴吴接过盒子,指尖触到金属外壳时微微一颤。
她没急着播放,只是问:“你走了多久?”
“十九天。
骑马六天,徒步十三天。
有两晚睡在岩缝里,雪崩差点埋了我。”
他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但我不怕。
祁爷爷说过,只要耳朵还听得见,路就还没断。”
她凝视着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第一次站在母亲墓前的样子??也是这样倔强的眼神,也是这样不肯说苦的语气。
她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本暗红色封皮的手记,递给少年:“这是林素云老师的《声谱残卷》,里面记了些她走遍西南边陲时采集的非标准音律。
你带去下一站,交给可可西里帐篷学校的老师。
顺便……替我问问他们,能不能试着把鹰骨哨的泛音和陶笛的基频做一次叠加实验?”
艾山江双手接过,郑重地塞进背包夹层。
“我会写报告回来。”
“不急。”
她摇头,“你要记住,我们不是在收集数据,是在接住心跳。
如果孩子吹错了音,别纠正得太快。
有时候,跑调的声音反而更接近真实。”
少年重重点头,转身欲走,却又停下:“老师,昨晚我梦见祁爷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