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从此,他开始记录那些无法通过见心莲重现的声音??一个母亲临终前握着女儿的手却说不出话的焦虑,一个少年想告诉父亲“我爱你”
却始终开不了口的挣扎,一位老人孤独死去前反复默念的“有人在吗”
……
这些文字不再追求华丽修辞,只有最朴素的转述:“他说,他其实很怕黑,但从不让儿子知道。”
“她希望有人能替她去墓园说一句:妈妈,我过得还好。”
每记完一则,他就将纸页折成纸鹤,放入黑邮筒。
次日清晨,灰雀便会取出来,交给承灯人送往对应地点诵读。
某日,一个小女孩来到文书局门前,踮脚往邮筒里塞了一封画出来的信??歪歪扭扭的太阳、房子,还有一个大人牵着小孩的手。
背面写着:“我想爸爸回家。”
灰雀蹲下身问:“你爸爸去哪儿了?”
“坐牢了。”
小女孩低头,“村里人都说他是坏人,可我觉得……他只是不会说话。”
灰雀心头一紧。
当晚,她调阅档案,发现女孩父亲因暴怒伤人入狱,案发当天刚得知妻子病逝,却无人告知。
他在审讯室吼了一句:“我要见她最后一面!”
便被定为“拒不悔改”
。
灰雀立即联系幽州监狱,在静语台设点,邀请囚犯参与“声音疗愈计划”
。
她让小女孩录下一小段语音:“爸爸,我种的花开了,黄色的,像太阳。”
然后通过共鸣装置传入牢房。
三天后,男人托管教送来一封信,字迹颤抖:
>“我一辈子没哭过,今天听着女儿的声音,我把脸埋进枕头,哭了好久。
>我不该打人,但我更后悔的是,从来没跟她说过‘爸爸爱你’。
>请帮我告诉她,等我出去,第一件事就是抱抱她。”
灰雀照做了。
一个月后,司法部宣布试点“情感陈述纳入量刑参考”
,允许被告在庭审中陈述内心真实感受,作为悔罪评估的一部分。
首批适用案件中,就有小女孩的父亲,获减刑两年。
舆论哗然,质疑声四起:“难道情绪可以抵罪?”
灰雀在一次公开答辩中回答:“不是用情绪抵罪,而是让人看清??许多罪恶,源于长期失语。
当他从未学会表达痛苦,就只能用拳头代替语言。”
掌声久久不息。
春尽夏至,又逢烛祭节。
今年的主题是“对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