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砚在发布会上说,“我们只是比大多数人多听了几年声音。
但真正的裁判,永远是人民自己。”
风波渐息,然而陈砚并未松懈。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新的推演:
>幽语波的本质,不是技术,也不是阴谋,而是一种“反倾听”
的意识形态。
它不阻止你说,而是让你说的话无人相信;它不封锁信息,而是让所有信息都沦为噪音。
它的终极目标,是摧毁“对话的可能性”
。
因此,对抗它的唯一方式,不是更强的过滤,而是更深的理解。
深秋某夜,极北冰湖突现异象。
整片湖面在无风状态下剧烈震荡,冰层裂开蛛网般的纹路,中心处腾起百米高的水柱。
科研卫星拍下画面:水中悬浮着无数细小光点,宛如星辰倒映,却又有序排列,构成一段古老符文。
灰雀连夜破译,发现竟是《缄口令》失传的终章:
>“当万声喧嚣,唯寂能鸣;
>当众皆执言,唯默可渡。
>故设静语台者,非止语也,实启听也。
>若天下无聋,何须有哑?
>若人心不闭,何须破门?”
陈砚读罢,久久伫立窗前。
翌日清晨,他独自登上昭明广场的静语台。
没有麦克风,没有扩音器,也没有观众。
他只是站着,闭目,呼吸,然后缓缓开口:
“我叫陈砚,今年四十七岁。
我曾经以为,打破沉默就是胜利。
后来我发现,真正的困难,是在打破之后,如何不让新的声音变成另一种暴力。”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更低了些:
“我害怕过。
怕说错话,怕听错人,怕自己成了当年最痛恨的那种人。
我也曾想放弃,觉得再多努力,也不过是在沙地上建塔。
可今天早上,有个小女孩跑过来问我:‘叔叔,你说的话,会不会变成花?’”
他的嘴角微微扬起。
“我说,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