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晚嘴角扬起一丝冷笑,“艺术不是新闻,可当艺术开始复述真相时,它就成了刀。
我要让所有人听见陶铃的声音,哪怕只是通过一首童谣、一段舞步、一句台词。”
她站起身,拍掉裤腿上的灰尘。
“告诉陆老,请愿联署改走线下。
不再发电子文档,全部手写,用毛笔抄在宣纸上,盖红手印。
送到每一个试点镇的镇政府门口,要求公开回应‘净言条例’草案。”
“这等于直接挑衅。”
“那就让他们知道,沉默的人醒了。”
她盯着窗外渐弱的雨丝,“我不是要赢,我是要让他们怕。
怕一句话能点燃一座城,怕一首歌能让万人齐唱,怕一个名字一旦被提起,就再也压不下去。”
通讯切断后,她换上一身洗得发白的校服,背起帆布包,混入清晨上学的学生流。
街道两旁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一则公益广告:“维护社会稳定,共建清朗言论空间”
,画面中一群笑容灿烂的年轻人将写着“谣言”
的纸片投入焚化箱。
林晚面无表情地走过,心底却燃起一团火。
她在一家旧书店停留片刻,买下一本《民间曲艺集成》,并在夹页中取出一张微型SD卡??这是“千灯计划”
最新的密钥传输方式。
随后转入地下通道,在一处广告灯箱背后摸出暗格,放入一枚纽扣电池大小的信号转发器。
这是阿哲设计的“回声装置”
,能在特定时段自动播放嵌入频率的背景音,伪装成城市噪音的一部分。
第五日黄昏,省城广场已聚起数百人。
起初只是几个孩子举着荧光棒玩耍,接着有人开始哼唱一首陌生的童谣:
>“姐姐走那天,风停了,
>她把名字折成纸船,放进河。
>河水不说谎,一路向南流,
>流到我家门前,轻轻叩门扉。”
歌声越聚越多,连路过的老人也跟着轻声附和。
不知何时,一群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走上临时搭起的木台,开始表演哑剧:一人被蒙住双眼、堵住嘴巴,其余人轮流上前耳语,最终所有人的嘴都被贴上封条,唯有最初那人手中灯笼不灭。
人群骚动起来。
有人拍照上传,瞬间被系统拦截;有人试图直播,手机自动黑屏;安保人员迅速靠近,要求立即停止“未经许可的集会活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