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两个、四个、六个……男队,女队,都以她为中心。
“日本队!
上上签!”
大家欢呼着,跳跃着,犹如律动音符,散发青春的朝气蓬勃。
失败的愁云一扫而空。
混团比赛,志在必得!
任心华站在树荫下,看着这群年轻的孩子们,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再矫情有点说不过去。
但属实是有些心热、鼻酸。
她旁边站着位老先生,鼻梁上戴着个小墨镜,手中握着的折扇摇得十分惬意。
“这次我们对日本的弧圈球一筹莫展,还得请相父老先生出山啊。”
任心华低头,谦卑道。
“人人都说,咱们的足球队总是跟着别人学,但国乒队总是让别人跟着我们学。
这是我们的骄傲,不应该是束缚啊,不应该总想着如何提防日本队的‘弧圈球’,这次日本新科那小子表现就很出彩。
他打出来的球,接的时候直往天上飞。
国乒队也应该放下‘身段’,好好向对手学习讨教。
年轻人的想法才是更符合时代的进步,毕竟也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嘛。
日本人打球都小家子气,咱们可不能和他们一样了。”
“是,我一定改进。”
任心华面对自己的恩师,极力推荐队里的新球员。
“这个叫朱淇的孩子,您看看给个主意怎么培养,这是个好苗子,何千路带出来的。”
“各方面都不错,就一点很可惜。”
“哪一点?”
老爷子笑而不语,手中的折扇缓缓收起,然后点了点心脏的位置。
对战日本队混团的名单出来了。
混团赛制。
男双一场、女双一场,男单一场、女单一场,混双一场。
打了女双男双不可以再去打女单男单,但打了女单男单、女双男双可以打第五场混双。
因为中间要留给混双球员参加比赛的时间。
近代的球迷可能不知道,在90年代的团体赛要比单项还重要。
从60年代开始,中华队蝉联6届斯韦思林杯。
因为文革运动没参加比赛才丢了两届,重新参赛之后这杯子就一直放在国乒队没给出去过,直到五年前被雅典队拿走。
中国人讲究团队精神,团体赛讲究的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水平,不是个人荣誉。
阿水陪练的心态也变了,她一边跟朱淇对拉,一边感慨:“这混团每一场都要重新打乱出战顺序,那岂不是每一天的花样都不一样?要是32强里你和猫猫打女双、那明天的16强就有可能你打女单?”
“是这样。”
朱淇端着球拍,一下一下适应球的旋转。
“所以团体赛不仅仅只考验球员,还有教练们的排兵布阵。
两兵对垒上谁、次序谁?对家会出谁?我们是否要田忌赛马?都是门道。”
“我以为教练只要看训练就行了……哎哟!”
阿水一走神,漏接了一个球,球打在她的大腿上发出“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