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581章 请陛下纳谏约束后宫保重龙体(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坚持先帝的主张,保留北京为都城,还是还都南京?

这件事太大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再说定都南京是太祖朱元璋老人家定下来的,怎么会有错?

那么太宗(即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呢?这些文官们一味地反对北迁,现在又极力主张还都,难道太宗是错的?

并非永乐皇帝错了!

表面上最为堂皇的理由是,永乐皇帝的北迁之策,令民生困苦。

哪怕现在百姓能从北京城的繁华中受益,他们也可以视而不见。

在他们内心深处,则是在利益和理念上,对永乐皇帝的反对。

先说理念,官员们只想着怎么减赋,似乎这样才是“心怀天下、顾念苍生”

可是这帮书呆子,有几个懂民生实务的?

这也是科举考试的弊端,四书五经滚瓜烂熟,理念、情怀一大堆,唯独没有经济实务的训练。

高希那种“以基础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提升消费、增加赋税”

的法子,在他们眼里纯属歪门邪道。

而高希居然还以此有力支持了永乐帝的北迁之策,这实在是对这些长于纸上谈兵的官员们的侮辱。

官员们想还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南京地处江南,富庶繁华。

即使现在中央朝廷已经迁到北京办公了,但他们的产业仍旧放在江南,想还都南京再自然不过了。

永乐帝初登大位时,大开杀戒。

在靖难期间站错队、反对过他的官员,几乎都被他列入了“奸臣榜”

包括他们的家属在内,不是杀就是流放,被无辜牵连的人达数万人。

譬如,大臣方孝孺一家就被杀近九百人,流放边疆一千三百余人。

永乐帝虽然死了,但这件事却没有从文官们和士子们的记忆中抹去。

如此,为洪熙皇帝平反冤狱(主要是靖难中被牵连的这一批人)的政策鼓掌,反对北迁、支持还都,就是几乎所有文官的共同心愿。

至于迁都或还都,哪个对百姓更有利,倒并不重要了。

或者扯掉遮羞布说,民生困苦与否,只不过是支持还都的官员们用来说事的工具罢了。

而百姓们也最没有话语权,可是这一次有了报纸,看起来情况有变。

高希也正是借了报纸和舆论的压力,才有了纠正洪熙皇帝错误决策的能力。

洪熙皇帝刚刚还在质问李时勉“你走访了几户人家”

、“这几户人家能代表民意吗”

,现在却被打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冷宫公主苟成武道至尊好友死亡:我修为又提升了漫威:圣斗士之父退婚后她成了真祖宗我真不是全服第一回到2002当医生木叶之忍者人生我能看到准确率男配滚远点全职高手之世邀赛同人团宠王妃躺赢当咸鱼惊悚降临:这个大哥有亿点猛!我有百倍经验一世独尊旧金山往事大国名厨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大明皇妃(共3册)重生之九十年代小厂妹原始部落种田崛起南宋游记乡村教师有请下一位天才中单修真强少在校园气运男主要绝嗣,好孕女配来生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