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都背完三篇课文了。”
唐荼荼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龇牙咧嘴地坐起来,她这硬板床不能久睡,睡时间长了腰酸背痛的,全身哪哪都不得劲。
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已经九月十四了。
二殿下劳累大夫给她编了个中暑的名头,唐夫人就按中暑伺候,盯着唐荼荼连喝了两大碗绿豆汤,又往她额头上摁了一块清凉贴。
薄荷味和飕飕的凉气盘旋在脑门,唐荼荼凉得一哆嗦,扭头就撕下来了。
皇上病了,五日未朝。
唐荼荼按自己头疼的时间算了算,感觉五天,林黛玉也该好了。
果然越老心病越重,一场幻觉不知道勾起了皇上多少心事来。
她闷在家里睡觉,头木沉沉的,提不起力气来,一整天吃饭总也吃不饱。
这毒香好像会提前消耗人的精力,中一回毒傻三天,连睡三天,又吃了平时三倍的饭量后,才过了那股劲。
皇上还朝的那日,已经是霜降了。
天亮得越来越晚,唐府从各屋屋门到马车都卸去了竹帘,换成了挡风的厚棉布。
唐老爷告了假,一连歇足了五天,他念着上官体恤,上朝那日四更天就出了门。
今日上朝的官员尤为多,他乘着马车赶到宫门口时,像往常一样在待漏院中站了站,总觉得周围有许多视线盯着他瞧。
可一回头,诸位大人垂首敛目站着,交头接耳的都瞧不见几个。
唐老爷没多想,等鸣鞭声一响,缀在队尾跟着往内走,却在太和门前被拦了下来。
守门的公公奇道:“礼部日值的,不是已经进去了吗?大人是不是记错日子了,今儿是你日值吗?”
“已经进去了?”
唐老爷怔了怔,在太和门前等着。
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加上都察院、大理寺、通政使司,此为大九衙,这九个部首长官事务繁重,除了每天呈上去的章奏案牍,还有许多重要的文书要常备身旁。
君心不可测,皇上想起来什么事儿的时候,会冷不丁问一嘴。
比如皇陵修到哪儿啦,进京的秋粮走到哪儿了。
上官们日理万机,许多琐事记不全,为了及时参上,各部都会设立日值官,每天上朝的时候站在太和殿外头等着传唤。
唐老爷年纪大,心性稳,做事仔细,上峰信重他,从年初他升任郎中开始,一直用他做日值。
今儿没用他,是大人以为他还在告假吗,他昨儿不是销假了么……
唐老爷想起待漏院里那些窥视的目光,心里不踏实,他在寒凉的秋风里踱着步,等了一个来时辰。
今儿是朔望朝,朝会比往常要久,唐老爷手脚都被风吹凉了,太和殿才散了朝。
他伸长脖子瞧见周侍郎伴着尚书大人出来了,在门前立定候着。
恭恭敬敬送走了尚书,他忙跟周侍郎问起缘由。
三十刚出头的周侍郎是比他晚三年进的礼部,同为同进士出身,当年还在唐老爷手底下做过文书。
可人家升得快,一路顺风顺水上去了,会钻营不假,可人家做事儿也周全,待人接物圆融得连尚书也唏嘘自己不如他,衙门里头有口皆碑,真是叫人连嫉妒的心也提不起来。
周侍郎假模假样笑着。
“振之啊,尚书大人与我商量过了,说你这几个月忙得太狠了,成天起这么个大早,回了衙门又得坐一天——霜降过完,就要立冬了,天儿冷啦,这站门的事儿交给小辈去做吧,振之你也好好歇歇,咱们坐在衙门里吹吹暖风不好么?”
唐老爷愕住。
礼部分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个清吏司,他这仪制郎中排在首,熟知各种礼仪事务,才能在金銮殿前站日值。
这又不是受罪,这是寻常人挤破脑袋也抢不着的殊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