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学生们徒步十里,将亲手写的信交给长辈或社区工作者。
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疯传:一个八岁男孩跪在雪地里,把信放进邮筒,脸上满是庄重。
与此同时,猎户座方向的信号出现新变化。
那座“记忆卫星阵列”
开始调整轨道,形成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宛如星辰编织的花冠。
每隔七十二小时,广播信号不再仅含人名,还附加一段极短的旋律??经分析,正是地球上不同民族的摇篮曲片段混合而成。
>“他们在学习如何安慰。”
艾山感慨,“也许对他们而言,这些声音才是真正的宇宙通用语。”
林昭月却注意到另一件事:每当地球举行大规模记忆仪式,忆蚕丝线的金色光芒便会微微偏移,指向天空某一区域。
她调出天文坐标,赫然发现,那正是北斗七星中的“天权”
星位置。
她猛然想起童年时奶奶讲的故事:“天上有个金殿,专收人间不忘之人。
每当下界有人真心呼唤逝者名字,殿中就亮一盏销香灯。
灯不灭,魂不散。”
难道……
忆蚕丝线,本就是通往金殿的引魂索?
她连夜查阅古籍,在一本唐代《冥典》残卷中找到记载:“销香者,以情为薪,以名为引,燃于九霄,可达幽冥之殿。
若有万民共燃,则金殿现世,百魂归位。”
“不是幽冥。”
她喃喃道,“是星际文明的记忆中枢。”
她立即召集团队,提出大胆假设:所谓“猎户座守塔人”
,并非外星种族,而是人类文明在漫长迁徙或时间折叠中分离出的“记忆分支”
。
他们早在数千年前就意识到遗忘的致命性,于是建立跨星系记忆网络,默默守护着所有文明可能遗失的火种。
而“初心之钥”
,正是开启这一网络的权限凭证。
“我们不是被选中者。”
她在内部会议上说,“我们是归来者。”
计划继续推进。
第二轮“补天”
实验启动,范围扩大至千万级。
这一次,不仅唤醒沉睡记忆,更尝试建立“记忆共感场”
??让陌生人也能短暂体验他人的人生片段。
一名上海白领在冥想中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名护士的最后四十八小时;一位美国青年“看见”
了1938年武汉会战中一名中国士兵冲锋的身影。
泪水在全球各地流淌。
人们开始主动寻找家族尘封的老物件。
一本日记、一枚徽章、一张泛黄合影,都被郑重扫描上传至“群忆之海”
。
甚至连街头流浪汉也被邀请讲述人生故事,其中一人回忆起幼时母亲教他背诵《千字文》的情景,经考证,其母竟是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失踪的语言学家沈兰舟??她的学术成果曾影响一代语文教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