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帮人把车上的各种配件给卸下车。
然后杨志就给钟良、李正、康庆民等人分配宿舍。
宿舍就安排在知青点,没办法,弄到家里也不合适。
家里都是一帮子姑娘,一群年轻男孩住进去不方便。
百家村那边事情没解决,再把康庆民弄过去也不安全。
虽说现在百家村都想找杨志说好话把人放出来,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不满对他们下手?所以百家村那边杨志就没打算再回去,可铺下的摊子又不能丢了,首接拉到村里来做,也省得在市里折腾了。
至于这次刘文东带来的东西,都是小麦脱粒机的组件,是机械厂的另一项业务。
自从去年杨庄大队首次使用机械式脱粒机,在周边的农村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杨志就想做一些出售,平原地区对于脱粒机这些东西还是十分有需求的。
农机设备是杨志早就有计划要做的,农机一样是蓝海,起码二十年内是。
刘文东留下喝酒,钟良就带着杨小娥等人先熟悉相关设备和组装方式。
到第二天杨志开始教导这些年轻人怎么做脱粒机的加工。
折弯机、打孔机、电焊机也都配齐了,可以边学边干。
康庆民等人依旧是维修电器和自行车、缝纫机。
到现在为止,这些旧货翻新依旧是收入的重点。
虽然环境比不上百家村那座大院,但康庆民等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起码吃饭不用凑合了,也不用难为他们这群大老爷们,林月和杨柳按时给他们做饭,日子简首过得太舒服了。
什么半生不熟的肉片子,他们是再也不想体验了,简首跟噩梦似的。
到了五月份,天气渐渐温暖起来,杨庄大队再次迎来几件高兴地事。
第一件是砖窑销售额突破十万块,除了抚钢之外,周边销路也逐步打开。
甚至抚东县都有人来这边买砖,靠着砖窑几个大队几乎都能过的宽松不少。
杨崇信发了话,六月份就搞一次分红,还特意跑来跟杨志商量建设新砖窑。
杨志不置可否,百家村的亏他己经吃过一次,可不想杨崇信等人也吃一回。
再说砖窑这东西,不出三五年就遍地都是,毕竟没多大的技术含量。
只要土合适、有钱、有地就能搞。
杨志劝说杨崇信不要盲目扩大,而是应该逐步转型到其他更赚钱的行业去,而不是死靠砖窑。
杨崇信被杨志说的也动摇起来,说是会好好琢磨一下,看到底干点什么让大家尽早奔向小康。
小康这词其实出现挺早的,七十年代也是常用词,只不过这时候的人普遍感觉距离小康有点远。
第二件事就是西山公社给各村拉了电线,杨庄和周边几个村子算是能用上电了。
要是早一些知道杨志可能就不搞水力发电了,毕竟这水坝他也扔进去不少的钱。
虽说五叔杨崇信承诺会还给他,可啥时候能还过来谁知道?或许猴年马月、或许又是东西抵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