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军庄,距离抚钢家属院最近的村子。
如果说百家村是郊区,那刘军庄就是正儿八经的城中村了。
刘军庄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属于明代军户后代。
抚钢刚开始建第一个厂子,还要追溯到20世纪的20年代,当时用的就是刘军庄的地。
到如今刘军庄几乎没有多少地了,大部分的村民都成了工人,但村子还存在、编制还是刘军庄生产大队。
上了年纪的社员都住在这里做一些杂活,兼顾着家里的自留地和总共不到两百亩的农业集体土地。
刘老七是刘军庄的大队支书,管着百来户社员,同时还有属于集体的三个厂子。
这三个厂子分别是灯泡厂、桃酥食品厂和酱油厂,生产的东西大都供应给抚钢。
不过这仨厂子己经好久都处于亏损状态了,谁让质量不过关,味道不咋样呢?
尤其是酱油,那味道都不像是酱油,而像是腌臭了的咸菜,打出来里面都是虫。
这年其实供销社的醋很多也有白色小虫子,这种小虫子一般人都称呼为醋虫。
醋虫不脏,就算生吃问题也不大,可酱油有虫子那就不叫酱油虫了。
酱油中的虫子叫做蛆,而刘军庄酱油厂的酱油里最多的就是这种虫。
就算是大家接受能力再强大,也不愿意天天吃带蛆的酱油吧?
所以久而久之,刘军庄的酱油厂就变得无人问津了。
灯泡厂和桃酥厂也是一样,质量都差得让人心惊。
灯泡的寿命最长是七天,里面的钨丝甚至有没坚持三分钟的记录,谁会花一样的钱买这种产品?又不是钱多的用不完了,买来灯泡就看个闪光就丢掉。
桃酥也是越做越难吃,难吃到丢给狗都不吃的程度。
这都是郭素珍、李大山在路上给杨志讲的,可能多少有点夸大成分。
但既然能让他们如此咬牙切齿,刘军庄副业工厂产的东西应该好不到哪去。
在李大山的带领下,很容易就见到了刘老七,这老爷子的岁数比李大山不小。
干巴瘦的身材、肋骨都清晰可见,光着背穿着件中山装不系扣子,头上还扣了顶草帽。
见了李大山很热情,毕竟周边几个村子都没有不知道李大山儿子李福安是谁的,妥妥的父凭子贵。
李大山也开门见山,介绍了一番之后就说出杨志想要在这里买块宅基地盖房,平时到市里有个落脚处。
刘老七磕巴都没打,首接带着杨志选宅基地,一口气看了七八户,都是如今的抚钢职工,己经分房了的。
只要价格合适,肯定都愿意卖,至于说宅基地不许买卖,在这年代不存在的,农村买卖宅基地有自己的方法。
买卖双方只要没意见,过了钱签了协议那就算数,像后世拆迁为了宅基地打官司,这年代基本上是没这事的。
杨志看中了村口两片挨着的宅基地,大小差不多有七分地,刘老七立马让人去抚钢找人过来谈。
谈的也很顺利,李大山把自个儿的身份和杨志这个抚钢特别技术顾问的身份一亮出来啥都好说。
价格也不高,两片宅基地加起来也就三百五十块钱,还是杨志没还价的情况下。
这年头宅基地真不值钱,刘军庄也就是在市里,换到杨庄宅基地顶了天也就五六十块钱。
找了几个保人,杨志就把手续给办妥了,杨志打算找施工队给自个儿在这盖个院子。
梁振兴拦住杨志找别人干的打算,说首接让抚钢的施工队过来给他盖一下就好了。
反正如今抚钢正在建设西分厂和五分厂,搭把手把杨志这房子盖起来也没多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