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从选址到土壤到规划都是他亲自带人做,此时看到开工也是感慨不己。
杨志这边安排杨洪、杨树林、杨秋林等人跟着黄静敏教授贴身学习,这都是蔬菜合作社的几个负责人。
他们也学的很认真,毕竟对他们来说,黄静敏教授就是传说中的文曲星。
水产养殖这边杨志交给了二印,也是农校水产小组做技术支持,开展网箱养殖,定制的网线己经全部到位,一辆拉着鱼苗的卡车沿着新修的机耕道来到水坝前面。
西十多个网箱、十万鱼苗都放了进去,饲料也按照配比储存好,按时投喂观察鱼苗生长情况即可!
这些都由农校的人手把手的教给二印等人如何做。
水果种植社这边进展比较慢,还处于清理荒山修筑梯田的阶段,二哥杨勇和三哥杨昆基本上都是住在山上,带着人没日没夜的清理那杨志用合作社名义承包下来的五百亩荒山,预计到深秋才能栽下第一批的果树苗,见到收益或许需要两到三年。
农校这边的专家是李泽康,年龄己经五十多岁,学识渊博的老专家。
跟杨志非常亲近,因为杨志提出了好几种新型的嫁接方式。
让老头儿决心在果树嫁接和品种优化方面作为研究方向。
几乎是天天折腾村里那些果树,尤其是枣树几乎都被他折腾了一遍,弄得全体社员不知道暗地里骂了他多少次,要知道枣树是这时候北方冬季唯一能吃到的水果。
要是被他折腾的不结果了,那整个村过年想吃个酒枣、蒸个枣馒头都做不到。
好在大家知道他们是专家,也看杨崇信和杨志的面子才没有把他们给赶出去。
禽畜养殖合作社这边是投资最大、规模最大,也是最让大家关注的合作社。
猪舍、牛舍己经开建,羊圈倒是早早就搭好了,鸡棚鸭棚也都搭建了起来。
第一批的五百鸡苗己经到位,杨树根等人正在跟着农校专家学习。
这批鸡杨志打算作为肉鸡养,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放养模式。
等到鸡舍建好之后,会开始规模养殖蛋鸡和肉鸡。
鸭苗就没那么多了,第一批只有二百只的小鸭。
至于鹅就更少了,总共还不到一百只。
都是附近村子孵出来被杨志买来的。
整体形成杨志规模估计要入秋才行。
羊羔子杨志托人去鲁西南那边去采购。
他打算主力养殖鲁西南的小尾寒羊品种,这个品种的羊抗病能力强而且还不挑食,特别适合规模养殖。
等到规模起来后再考虑引进新品种。
虽说小尾寒羊的肉膻腥味比较大,可这年代谁会在乎这个?
厨子有的是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压根不用他们养殖的考虑。
猪崽也开始逐步采购中,这些杨志都扔给二印等人去操心。
倒是在农校养殖专家秦邵明的建议下,杨志让人前往豫省的外贸饲养场打算引进几头杜洛克,这种后世司空见惯的猪种。
此时还没完全普及,秦邵明打算尝试下杂交的效果。
猪场打算主力养殖的品种是长白猪、约克夏大白猪和本地黑猪。
至于饲料方面,在高云山的做主之下,杨志从粮站高价购买了一百二十吨玉米。
等到夏收之后杨志可以在附近的生产队自行收购或者在粮站收购一批陈粮做饲料。
饲料的配方杨志稍微改良了一下秦邵明提供的配方,在养殖场小规模建立了饲料房,改造了几台机器专门做几种饲料,如果效果好杨志后期会建立属于自己的饲料厂。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就在杨志终于可以松口气的时候,县里的严良亲自来到杨庄大队调研,指明让杨志陪同,杨志下意识的就感觉这次严良过来肯定有其他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