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其运作原理基于量子纠缠态的情绪信息存储??即每一份真挚的情感表达,都会在宇宙尺度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刻产生相同频率的情感波动时,这些印记竟能引发现实层面的微调:干旱地区突降甘霖,濒危动物种群出现异常繁殖率上升,甚至有失踪多年的登山者在雪崩废墟中被发现时仍活着,嘴里喃喃念着:“有人在叫我名字……”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议题不再是是否承认ERN合法性,而是如何将其纳入全球治理体系。
决议草案第一条写道:
>“自即日起,任何国家不得以‘社会稳定’为由压制个体情感表达。
情感自由,系基本人权之一。”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场变革。
在北美某地下基地,一支秘密部队正在进行人体实验。
志愿者皆为曾接受深度情绪抑制的退伍军人,如今被迫重新体验战争创伤。
监控画面显示,超过七成受试者在三天内精神崩溃,两人自杀未遂。
负责人冷冷记录:“共感系统对心理承受力低下者具有致命风险。
建议分阶段推行,优先清除高危人群。”
这份报告尚未提交,便被一名年轻女军官截获。
她是少数保留“星眠印记”
的幸存者之一??幼年时曾参与早期共感测试,虽被家族强行中断,但灵魂深处始终留有一扇门。
她在深夜独自登录ERN,上传了一段私人记忆:十岁的自己蜷缩在衣柜里,听着父母争吵,手里紧紧抱着一只破旧泰迪熊。
那时,她多么希望有人能推开柜门,抱她说一句:“我知道你害怕。”
上传完毕后,她按下全域广播键,只写了一行字:
>“如果连痛苦都不能共享,那我们凭什么称彼此为人?”
数小时内,该记忆被转发超两亿次,附带回复无数:
>“我也躲在柜子里长大。”
>“我每天假装快乐上班。”
>“我结婚十年,从未让丈夫看见我流泪。”
最终,那份清除计划被永久封存。
时间流转,春去秋来。
三年后的夏至,洱海边举行第五届《摇篮曲?零号》合唱节。
百万人齐聚湖岸,手持荧光棒,组成流动的神经网络图案。
当最后一句歌词落下,湖底金纹再次升起,拼合成全新的地球图景:大陆板块之间浮现出淡蓝色光桥,连接各大洲的城市;海洋深处,沉没的古老文明遗迹逐一亮起;太空轨道上,国际空间站外壁自动投影出一行中文:
>**“这里也有心跳。”
**
许临已白发苍苍,但仍坚持每年到场。
今年,他牵着孙子的手走上主舞台。
“三年前,你说这幅画是未来。”
他将那张泛黄的儿童画展示给全世界,“现在,请看看我们脚下。”
镜头缓缓扫过人群:一对聋哑夫妇用手语“演唱”
歌曲,周围人用心跳节奏鼓掌;一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突然清晰地说出亡妻的名字;非洲难民营的孩子们用石子在地上摆出音符形状,齐声哼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