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带着这么个‘污点’来扬州,真不怕哪天被人揪出来,丢了乌纱帽?”
就在这寂静时刻,管漕运的刘参军忽然上前一步,拱手笑道:“大人!
这万民伞真是绝了!
您看这诗——‘杜稷安邦赖俊贤’,一开口就显大人的格局;‘万邦臣服颂尧天’,更是把大人的功绩和大周盛世连在一处,字字珠玑!
城阳百姓能写出这样的诗,足见大人在当地的声望有多高!”
这番吹捧说得杜之贵心花怒放,他摸着伞面哈哈大笑:“刘参军倒是懂行!
这诗确实是城阳百姓的真心,本使君也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
往后在扬州,咱们也得让百姓写出这样的诗来!”
他没看见,刘参军低头时眼底闪过的一丝嘲讽;更没察觉,其他官员看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轻视——这扬州的水,可比他想的浑多了,而他手里的万民伞,早已成了堂下众人心里,一个公开的“笑话”
。
往后几日,这柄万民伞成了太守府的“招牌”
,杜之贵时常让人撑着伞在府前走动。
可他不知道,扬州城的读书人早已把这伞当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日午后,城南“清风茶社”
里,总有三五成群的书生围着茶桌,指着街对面太守府门口的伞影低声议论。
穿青衫的书生端着茶盏,摇头轻笑:“你们再细品那‘之推避禄美名传’,介子推若泉下有知,怕是要气活过来!
听说他在城阳拓漕渠时,强征百姓劳力不给粮,漕粮增额全靠苛扣,这般‘功绩’,也配提‘民怀惠政思召伯’?”
戴方巾的秀才放下折扇,接话道:“可不是!
召公治陕时,在甘棠树下听讼断案,连百姓的草木都不忍伤。
他倒好,把城阳刮得民怨沸腾,还好意思拿万民伞当宝贝!
《左传》里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看他这扬州刺史,怕是坐不长久。”
“哈哈,说得在理!”
另一位书生拍着桌案,“扬州乃漕运枢纽,盐铁重地,历任刺史哪个不是谨小慎微?他倒好,刚上任就把‘污点’挂在明处。
《管子》云‘政者,正也’,他这‘正’,怕是歪到天边去了!”
茶社里的笑声混着茶香飘出窗外,恰好被路过的太守府侍从听见。
那侍从皱着眉往茶社里瞥了眼,却不敢多管——这些读书人嘴尖笔利,若是惹急了,保不齐明日就有讥讽的诗文传遍扬州,到时候还得让太守大人不痛快。
而此刻的太守府内,杜之贵正对着铜镜整理官袍,他看着镜中身着刺史官服的自己,笑得合不拢嘴。
全然不知那柄他引以为傲的万民伞,早已成了刺向他的利刃;更不知那些藏在诗句里的讥讽,早已悄悄埋下了他在扬州的祸根——只待一阵风起,便会掀起滔天波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