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我们怎么回应?公开指出他们的技术漏洞?”
“不。”
沈知微摇头,“如果我们直接发声,反而会被说成攻击媒体。
得让第三方先质疑。”
她打开加密邮箱,将两张对比图打包:一张是“蜂巢”
当前通稿的局部放大,另一张是二十年前《财经日报》原版排版样本,旁边附上软件版本分析报告。
收件人填了三个名字——都是独立财经博主,过去两年多次揭露企业造假行为,粉丝信任度高。
发送前,她在正文写了一句:“真相比立场更值得守护。”
点击发送。
“同时,你去联系技术圈的朋友。”
她抬头看周默,“不用提我的名字,就说有人发现一家顶级传媒机构还在用七年前淘汰的排版系统,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做一次‘字体考古’。”
周默立刻明白她的意思。
他转身就要走,又停下。
“如果他们反咬一口,说我们在制造阴谋论呢?”
“那就让他们咬。”
沈知微看着屏幕,“只要有人开始怀疑,我们就赢了第一步。”
周默没再问,快步离开。
办公室恢复安静。
沈知微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摩挲怀表表面。
阳光移到了桌角,照在她的手背上,暖而不烫。
手机震动了一下。
第一条转发出现了——一个百万粉博主发帖:“刚收到一份奇怪的资料,说某知名传媒公司发布的声明,其实是用十年前的老软件拼出来的?谁还能认出PageMaker的字体特征?”
下面有人回复:“等等,我大学做报纸作业时用过那个软件,这锯齿边太熟悉了。”
另一条评论:“难怪读起来像八股文,原来是复制粘贴的老剧本。”
半小时后,话题上了热搜。
“#蜂巢传媒用十年前软件发通稿#”
阅读量突破两千万。
有技术博主放出对比动图,红框标出字符渲染差异,结论明确:“这不是简单的格式问题,而是整套内容生产体系停滞的表现。”
更多人开始追问:一家号称拥有AI写作系统的现代传媒机构,为何依赖过时工具?背后是否有固定话术库?是否所有□□都是模板替换?
舆论风向悄然变化。
原本指责沈知微“借医疗事件炒作”
的声音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对她遭遇的同情。
“一个女人追查真相三年,结果对方靠机器刷黑稿?”
有人写道。
手机再次震动。
助理发来消息:“任远舟刚刚召开了紧急会议,参会人员包括蜂巢主编、法务总监和两名外部公关顾问。
十分钟后,蜂巢官网发布声明称主编因‘突发肠胃炎’请假,暂由副手代理职务。”
沈知微放下手机。
她知道,那个人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