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敢问大人,女儿可能继承韩文公衣钵?”
章文瑛俏皮地眨了眨眼。
章碣叹息一声:“韩文公当年官至吏部侍郎,方才能有著书立作的底气。
你一个女儿家的,写些策论也就罢了,想要挑战这帮老夫子的权威,注定没有好下场啊!”
旁边罗隐安慰道:“章三娘子在上巳节宴会上的讲学都已经传至吾的耳中,世人亦称赞不已。
既然如此,又何不干脆付诸文字?亦与当今经学无碍。”
章文瑛只得怏怏作罢。
唐末杂学还是蓬勃发展的,章文瑛在拜托哥哥刊刻《理经》没多久,便有人写文反驳或应和。
甚至还有人跑到孤山书院,就为了在章文瑛讲学《孟子》时反驳。
“三娘子既然说了水和酒混合后量变小,那么按照您的理论,水和酒衡不变,量变小,疏密应变大,水和酒疏密都变大,为何又说同种物质同状态下疏密不变?”
章文瑛暗暗称奇。
《理经》中抄录了初中物理教材中近200条知识,其中自相矛盾的恐怕也就密度这里。
然而章文瑛的同学吐槽,自己的学生经常老师说什么就信什么,在学同种物质同状态密度不变时根本就想不到温度计里液体热胀冷缩后密度是改变的。
看来自己仗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到了古代,却未必能超过那些真正的古人。
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事物,章文瑛很庆幸自己落水后苏醒过来坚决不拿着那些宋代以后的诗词当文抄公博取声名,而是扎扎实实读五经写策论。
天地良心,她默写《六国论》、《湖心亭看雪》等名篇,只是为了汲取写策论的灵感。
虽然为了防止被当成怪物,她省略了《六国论》的第一段和《湖心亭看雪》的日期。
因为这两篇文被章三无意间得见并传播出去,导致文名远扬是章文瑛始料未及的。
“这位公子好问题。”
章文瑛定了定神,开始发挥自己作为教师临场发挥的本领。
“这二者并不冲突。
所谓理,便有常理特例之分。
金银其质量,即衡与体积,即量之比不变,此乃常理。
气体入囊中,按压皮囊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疏密变大,此乃特例。”
“倘若不将水酒混合,不管颠倒多少次液面高度都不会变,变能证明同种物质同状态疏密不变。
而酒水相融,非酒非水,便是新物质。
随着酒水相融,物质变化,疏密变化,便是特例。
其特例后亦有理,待公子格物而知。”
对方若有所悟。
章文瑛长吁一口气,跟这帮古代学生展示自己高人风范真难啊!
好在物理本身就是她长处,怎么提问都能圆回来。
章文瑛旁听了罗隐对五经的讲学,觉得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自己讲孟轲和荀况这种对唐代儒生来说陌生的学者还行,还是别再触碰《三礼》这种书生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