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们在镇政府协助下找到了受害牧民的聚居点。
一位名叫巴特尔的老牧民接待了他们。
他不会说汉语,通过翻译才得知,这群人当初承诺三个月内实现全天供电,还能免费安装电视卫星锅,孩子们就能看动画片了。
“我们信了。”
巴特尔用手比划着,“我把家里最好的羊杀了招待他们。
结果人走了,钱没了,只剩一堆废铁。”
何雨柱听懂了最后一句。
他默默打开工具箱,开始检查那些残存的设备。
不出所料,电池组是翻新的二手货,逆变器铭牌被撕掉,接线方式完全不符合安全标准。
这根本不是什么微电网工程,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当晚,他们在临时帐篷里召开会议。
张磊调出卫星地图,发现附近三十公里内没有任何稳定电源点,最近的电网接入点在一百二十公里外。
“如果我们真想帮他们,就不能只修几个板子。”
张磊说,“得建立可持续的能源闭环。”
何雨柱点头:“那就建一座真正的‘萤火驿站’??微型智能微网+社区共管模式。
不靠捐款,也不依赖外部输血,而是让他们自己运营、维护、受益。”
计划很快成型:利用现有废弃集装箱改造生活舱,内置储能系统与无线监控模块;采用抗沙尘光伏板,配合自动除尘装置;培训本地青年成为“草原电工”
,每月领取基础补贴并参与分红;所有数据上传至“明灯行动”
平台,接受全国监督。
消息传开后,意想不到的支持纷至沓来。
北方大学青年行动营派出五名学生志愿者远程协助设计;退休老钳工王建国主动捐赠了一台便携式焊接机;甚至那位曾被骗走积蓄的巴特尔,也牵来一头骆驼,表示愿意帮忙运输建材。
第十天,第一批建筑材料运抵工地。
没有大型机械,大家靠人力搬运、组装。
小当归戴着粉色头盔,像个小小监工,在人群中跑来跑去:“这块板要再往东十五厘米!
不然下午会被沙丘遮影!”
众人哄笑,却又认真照做。
第十八天,系统首次并网成功。
当第一缕电流点亮帐篷里的LED灯时,整个营地爆发出欢呼声。
孩子们围着灯泡跳舞,老人们合掌祈祷。
巴特尔抱着何雨柱,用蒙语反复说着一句话。
翻译低声解释:“他说,这是三十年来,这片草原第一次在深夜亮起不灭的光。”
那一夜,星空格外明亮。
何雨柱坐在沙丘上,抱着熟睡的小当归。
远处,驿站的感应灯随着夜风轻轻闪烁,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爸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