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沉默良久,将册子递给林晓彤远程传回北京总部做证据备案。
当晚,他们在驿站召开临时会议。
议题不再是建设,而是如何让信任重新落地。
“光建电站不够。”
何雨柱望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我们要让人知道,谁在做事,怎么做,钱去哪了,效果怎么样。”
于是,“萤火计划”
升级为“星链行动”
??每个新建站点都将配备一套可视化直播系统,24小时对外公开运行状态;同时设立“草原光明信箱”
,由小当归担任首任“童声监督员”
,每月录制一段视频日志,讲述驿站故事、反馈问题、收集需求。
第一期《小当归的光明日记》上线三天,播放量突破百万。
有网友留言:“看着这个戴粉色头盔的小姑娘一本正经地说‘今天修好了逆变器’,我哭了。
这才是中国未来的模样。”
与此同时,北京四合院的技术团队也没闲着。
许大茂联合中科院研发出第二代“火种印记”
芯片,不仅具备防伪溯源功能,还能通过AI识别自动检测周边是否存在假冒项目。
一旦发现异常信号,系统立即向最近的协查员推送预警。
最令人惊喜的是,这套系统首次实战便立下奇功??在贵州黔东南某苗寨,一名“荣誉守光者”
收到警报后前往调查,果然发现有人打着“火种助学工程”
名义募集善款,现场搭建的所谓“光伏阵列”
竟是用纸板painted成的假模型!
事件曝光后,公安部反诈中心迅速介入,并将此案列为“打击公益诈骗专项行动”
的典型案例。
央视新闻专题报道标题写道:“一块芯片守护万家灯火”
。
冬至那天,阿拉善下了第一场雪。
银白覆盖戈壁,萤火驿站宛如沙漠中的一颗琥珀。
巴特尔组织牧民们举行了传统的祈福仪式,他们围着驿站转圈,口中吟唱古老的祝词,最后将一条洁白的哈达挂在主控箱上。
小当归穿着厚厚的棉袄,站在门口大声翻译:“他说,这盏灯照亮的不只是房子,还有人心。”
何雨柱默默记下了这句话,当晚写进了“明灯行动”
年度报告初稿。
他在结尾写道:“真正的能源公平,不是施舍,而是唤醒。
每一个曾被黑暗笼罩的人,都有权利成为光源。”
新年临近,第一批“草原电工”
培训结业。
六名年轻人通过考核,拿到了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认证的初级电工证书。
其中最小的才十九岁,叫苏和,是他父亲被骗走积蓄后仍坚持来学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