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十几个孩子好奇地打量着他,他紧张得手心出汗,讲课结巴,板书歪斜。
可当他念到“光明”
两个字时,声音突然稳了下来,一字一句,清晰有力。
放学后,小当归跑回家告诉爸爸:“新老师哭了,因为他读到一首诗,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何雨柱怔住了。
那天晚上,他在日记里写道:
>“我以为最强的体魄是能扛起重物、游过激流、攀上高峰。
>后来我才明白,最强大的力量,是敢于直面过去的懦弱,然后重新站起来。
>易中海来了,带着一身伤疤和悔恨。
>但他愿意低头,愿意学习,愿意为曾经踩碎的梦想,亲手再种下一粒种子。
>这才是真正的重生。”
秋风吹起,院中的银杏叶纷纷飘落,像一场金色的雨。
而在世界的另一端,阿富汗女子科技学堂的学生们正忙着组装新型“大地之心”
电池组。
她们将陶土与石墨混合,加入微量稀土元素,使储能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七。
法拉老师笑着说:“这是我们写给未来的情书。”
与此同时,南极科考站传来新发现:冰层下的嗜冷菌竟能在极低光照条件下进行微弱光合作用。
科学家推测,这类生物或许能在火星地下生存。
消息公布后,NASA主动联系“萤火计划”
,希望合作研发适用于外星基地的微型生态供能系统。
“我们真要把灯,点到太空去?”
许大茂咧嘴一笑,“那以后外星人来了,第一句会不会说‘请给我接个插座’?”
何雨柱没笑。
他望着星空,轻声道:“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在别的星球上点亮一盏灯,我希望那光,来自善意,而非掠夺。”
冬至那天,四合院举办了一场特别仪式??“萤火百人碑”
揭幕典礼。
一百零一位捐赠者、志愿者、建设者的姓名被永久镌刻在汉白玉石碑上,环绕着中央一盏永不熄灭的蓝焰灯。
王振国的儿子站在父亲名字前久久未语,最终跪下行礼。
全场肃立,无人喧哗。
仪式结束后,何雨柱独自回到广播室,打开全球通讯频道,轻声说道:
“各位萤火人,无论你此刻身处沙漠、海岛、雪原还是城市角落,请抬头看看天。
那里有星光,也有我们点亮的灯。
它们彼此辉映,不分彼此。
愿我们永远记得??
不是因为看见才相信,而是因为相信,才看得见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