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小当归不知何时也跑了过来,蹲在箱子旁仰头问:“爸爸,那是奶奶的声音吗?”
何雨柱喉结动了动,用力点头:“是……那是你奶奶留给我们最后的话。”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终端外壳上的刻痕??那是母亲实验室编号:SL-0789。
他曾以为这只是冰冷的档案代号,如今才明白,这是“松山”
二字拼音首字母与年份的组合。
**S**ongshan**L**ab,1978。
原来一切早有伏笔。
“所以‘萤火计划’从来不只是你的理想。”
林晓彤低声说,“它是两代人的约定,是一场跨越生死的接力。”
何雨柱站起身,走到院子中央那座尚未完全拆除的莲花穹顶前。
水晶球已被取下送往中科院做深度分析,但残留的光纤仍在晨光中微微闪烁,如同昨夜未曾散去的记忆。
“我要重建‘光源匣’。”
他说,“不是作为武器,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把它变成一座桥??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每一个愿意相信‘善念能发电’的人。”
“怎么建?”
秦淮如问。
“用真实的数据,真实的记忆,真实的心跳。”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我已经联系了全国一百零八个曾参与过‘萤火驿站’建设的老志愿者,他们中有退休电工、乡村教师、残障人士、孤寡老人……他们不是科学家,但他们曾在寒夜里为陌生人修过电路、送过热水、守过产房。”
“你是想……发动全民共建?”
林晓彤睁大眼睛。
“没错。”
何雨柱嘴角扬起一丝笑意,“这一次,我们不靠政府批文,不靠资本投资,也不靠国际认证。
我们就靠一句话:**你想不想,亲手点亮一盏属于大家的灯?**”
三天后,北京市朝阳区一处废弃工厂内。
这里曾是赵铁柱秘密组装“灰鸦集群”
的地下车间,如今却被改造成了首个“开源能源工坊”
。
红砖墙上挂着横幅:“每一双手都能创造光明”
。
上百名普通市民戴着安全帽和绝缘手套,正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焊接微型共振板。
孩子们围坐在角落,用彩笔绘制“我心中的灯”
;几位盲人志愿者则通过触觉反馈装置,感受能量波形的变化,并提出调整建议。
直播镜头穿梭其间,弹幕不断滚动:
【我妈这辈子第一次摸焊枪,手抖得不行,但她笑着说‘这火花真暖’】
【我们小区组织了十个人一起冥想,结果楼道灯真的亮了三分钟!
物业都说邪门】
【刚报名成为社区节点管理员,培训课第一句就是:你不需懂物理,只需愿为人照亮五分钟】
而在工坊中央,一座全新的“光源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