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里解释了咱们州郡稻谷价钱飞涨,还有关东麦价居高不下的人为原因,
那最大的粮仓其实并未失火,乃是官商勾结,关东的大粮贾收购秋粮操控物价,贪官假借失火无粮,实则扣下万斛稻谷不入市,以至于粮价飞涨过市平,粮贾和那贪官趁机牟利。”
“这些狗贼,杂种!
褓人竖子!
该拉去砍头!”
听的骂声一片。
“后面呢?女娘你继续说。”
季胥遂道:“如今,廷尉已将粮价案侦破,罪魁粮贾和贪官已被扣拿,官仓的粮食也会分批入市,粮价会渐渐降下来。”
“太好了,太好了,可算不用再吃高价粮了!”
“先炊婆婆显灵了!
神明显灵了!
这都是祭祀的功劳!”
“女娘,卧蛇谷那些少了的难民是怎么回事?”
有人问道。
这告示上亦写了,季胥道:
“关东那地方,
粮贾和贪官一并被廷尉处置了,如今官府颁布了令,安排他们这些难民的去处。
家有青壮的,各地遣送回原籍,增授田地,减免明年赋税;
家中只剩老弱妇孺的,便在原地编户,授地盖房,明年赋税亦是减免了。”
“在咱们这编户?可别来我盛昌里,我那肉就被他们偷的。”
有的一听要让难民落户,生出排斥。
尤其鲍老爷,极尽反对,“我的缣帛料子的帻巾,我的好袍子!
莫让那些一穷二白的难民进盛昌里!
咱们那沙砾路,俱是各家各户出钱铺的,他们白甚么住进来!”
最后,在乡三老和乡啬夫的安排下,两户落在孝顺里,两户落在本固里。
盛昌里排外声音极为强烈,没法落户;
金氏里、廖氏里,本就是人口土地寡少的小里,所聚居人户,又俱是同姓同宗的,也没法安插进外乡异姓人。
最后便剩孝顺里和本固里,孝顺里因有乡三老坐镇,反对声音不大;
本固里本身就多为异姓人家,普遍穷,唯一的富户冯家,祖上出身还不好,对外也傲不起来姿态。
“怎么啥杂七杂八的人就往我们本固里落户。
欺负我们本固里窝囊是罢!”
也有嘟嘟囔囔不满的,到底也接受了。
落在本固里那两户难民,乡里划了公家地方给他们。
其中一户住了一个已故老鳏夫的遗居,那是间瓮牖草舍,和当初季家二房的破草屋子差不多,那鳏夫去世后,草舍连着那块地,今年八月份便被编为公有了,如今划给了那户难民,乡里还借了公家的农具、种子给他们使,让他们垦地种菜去;
另一户,倒颇有家产,在崔家附近划了一块地,三五日的功夫,就建出了一座瓦房,请的还是县里的佣工,看的人乍舌。
建成那日,那家妇人带着独女,给住的近的人户送去彩绘了壳的鸡子,大房的金氏白得俩鸡子,怪暖心的,还让妇人常来家坐。
住的最近的廖氏亦是,说这妇人会为人,和她一样的爽利人。
如今,被贪官私自扣下的官仓粮食渐渐入市,稻谷的价在一点一点往下降。
“降到七十钱一斛啦!”
有那刚从粮肆探听回来的喜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