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与此同时,安娜从巴黎发来消息:“林老师,好消息!
法国教育部已经正式批准在巴黎大学设立认知伦理研究中心,并邀请您担任名誉主任。
同时,波兰、瑞典、捷克等国也陆续确认了试点项目的具体安排。”
林晓风看完邮件,嘴角微微上扬。
他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的北京夜色,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他知道,认知伦理的种子,已经在全球悄然生根。
而他,也将继续前行,去往下一个需要思考的地方。
几天后,林晓风收到了一封来自教育部的正式通知,邀请他参与国家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的工作。
他明白,这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认可,更是一种责任的开始。
他开始频繁地与国内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展开讨论,试图将认知伦理的理念,融入更广泛的教育体系之中。
“我们不是要改变所有课程,”
他在一次座谈会上说道,“而是要让每一门课程,都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历史、物理,它们都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训练。”
一位老教授沉思片刻,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
林晓风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至少,他们已经在路上。
与此同时,认知伦理课程的试点项目也逐渐展开。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与讨论,提出问题,甚至挑战权威。
在一次课堂辩论中,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林老师,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有问题。
它只考核记忆能力,而不是思考能力。”
林晓风笑了笑:“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考试制度会这样设计?”
学生皱眉:“因为……这样更容易评判成绩?”
“对,”
林晓风点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改变。
认知伦理课程的目的,不是让你接受现状,而是让你思考,这个现状是否合理,是否可以被改进。”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林晓风看着那名学生,心中涌起一股欣慰。
他知道,这掌声,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而是因为学生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可以提问,可以质疑,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观点。
而这一切,正是他最初的梦想。
夜幕降临,林晓风独自走在校园的小路上,望着远处的灯火,心中一片宁静。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在讲台上复述标准答案的教师。
他,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思想播种者。
而这,只是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