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当日关公押车仗上岭,军士报知孔秀,秀出关来迎。
关公下马,与孔秀施礼。
秀曰:“将军何往?”
公曰:“某辞丞相,特往河北寻兄。”
秀曰:“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
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
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讨得。”
秀曰:“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
关公曰:“待去禀时,须误了我行程。”
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
关公曰:“汝不容我过关乎?”
秀曰:“汝要过去,留下老小为质。”
关公大怒,举刀就杀孔秀。
秀退入关去,鸣鼓聚军,披挂上马,杀下关来,大喝曰:“汝敢过去么!”
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
秀挺枪来迎。
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
众军便走。
关公曰:“军士休走。
吾杀孔秀,不得已也,与汝等无干。
借汝众军之口,传语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杀之。”
众军俱拜于马前。
(《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
关云长辞别曹操,一路向北,到河北袁绍处寻找刘备。
沿途匹马单刀强行闯关,遇神杀神,见佛杀佛,过五关,斩六将,从作者罗贯中的角度看,这是要把云长忠义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彪哥试从另一角度来看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其实,各方都不愿意发生过关斩将之事:
从云长的角度来看,肩负着保护刘备家眷的重责,匹马单刀闯关,冒着相当大的风险,云长当然不愿家眷历此凶险,且他受曹操厚恩,肯定也不愿成为忘恩负义之人;
从曹操的角度看,无端折了6名得力的地方干部,损失可谓不小,亦不愿此事发生;
从守关将领来看,明知关云长是一尊大神,曹操亦礼让三分,且武艺非凡,阻拦他等于白白送掉性命,死就死吧,却死得毫无意义,死得比窦娥还冤。
既然如是,事情还是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上季提到的:曹操忘记给云长签署通关文书。
本来忘了就忘了呗,事情也不至于到如斯地步,以云长侯爵(汉寿亭侯)的地位,且颇受曹操礼遇,这个面子谁能不给?
兼且云长诛颜良、杀文丑,威震天下,谁不忌惮几分,谁敢往其刀口上撞。
但是这六名守将偏不给云长面子,就算撞上刀口也不让云长过关,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到云长的通关文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靠关系做事,不看僧面看佛面,面子大过天,只要有关系,只要有面子,什么法律、制度统统放屁,往往秉公办事、遵章守规的人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而那些徇私舞弊、善于钻营的人却能吃香喝辣,甚至飞黄腾达,人情、人面、关系摆在第一,规矩、制度只是选择性执行。
曹操的六位守将按规矩履行其职责,而没有看云长和曹操的关系,没有看云长侯爵的尊位,也没有因云长的威武而畏缩,有文书就放行,没有就只有对不起了,他们尽忠职守,没什么可鄙视的。
地方将领的执行力犹且如此之强,由此看出,曹操治军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纪律之严明可见一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