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国古人按生理和心理特征在男子的年龄上分为若干阶段:
二十岁称“弱冠”
,二十岁行“加冠(戴帽)之礼”
,以示成年。
三十岁称“而立”
,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可以立身立业立家。
四十岁称“不惑”
,不疑惑之意,到了四十岁,咀嚼了世态的冷暖,感怀了岁月的无情,有了经历过激情、冲动、烦恼、放任、盲从之后的理智和清醒。
五十岁“知天命”
,这个年龄,了解社会,更了解自己,明白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的道理,不再埋怨,对人生的一切能坦然面对。
六十“花甲”
,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天干地支的首位分别为“甲”
和“子”
,六十轮回一次,因而称作“六十花甲子”
,故六十岁称作“花甲之年”
。
六十也称“耳顺”
之年,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让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生气,心里依然平静,宠辱不惊。
七十岁“古稀”
,语出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指七十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享高寿不易,这个年龄追求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追求高生命质量比追求高寿更重要,高的生命质量,才是完美的人生。
上期有同事问我,到什么岁数可以称之为“老”
。
按古人在年龄段的划分,五十岁从生理上已逐渐走下坡路,心理年龄一般是随着生理年龄而发展和改变的,到了这个岁数,内心已觉察到天道才是永恒,一切皆符合自然规律,与天不可争,因而知天命,可以说,五十岁是老年的开始。
而真正意义上的“老”
,却是七十岁,生理机能衰减,心理更是有“落花随流水”
的顺其自然的心态。
三国黄忠,已年近古稀,然而老当益壮,确实逆天,我们只能视之为非一般人。
然而,自然规律毕竟是规律,若黄忠没有知天命、宠辱不惊和顺其自然的心态,孔明又何必用激将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